1 / 5
文档名称:

陆游的爱国诗词《秋波媚.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陆游的爱国诗词《秋波媚.doc

上传人:dyx110 2021/11/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陆游的爱国诗词《秋波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2页 /总页数 5 页
陆游的爱国诗词《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词作。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以及强烈的爱国精神。下面就和***一起来欣赏下这首诗词,欢迎阅读!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赏析】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词人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南山月形容为一个极为多情的女子。谁能有南山月那般多情柔美?它轻轻地拨开乌云,温柔地照耀着北方的大地。“谁似”两个字突出强调了南山月的多情,说明只有南山月才会这般柔情似水,“多情谁似南山月”,这是一个设问句,意思是不会有谁比她更多情的了。“特地”进一步衬托南山月深谙人情,富有情感,她轻轻地推开暮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多看看这片宁静安详的大地。明月其实并无人的喜怒哀乐,这显然是来自词人的丰富的想象了。作者趁着酒兴,凭高远望长安诸山,内心收复关中的热情奔腾激荡,不可遏止。灞桥之烟柳、曲江之池馆、明月照耀之下的大地,作者觉得都变得亲切起来,它们都急切地等待着作者去收复。题中一个“望”字,把作者的爱国情怀和胜利在望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2页 /总页数 5 页
全词由“哀”到“兴”,充满了乐观,这在南宋爱国词作中是为数不多的。
扩展阅读:陆游诗词的特点
①艺术风格上,兼具现实主义特点,又有浪漫主义作风。陆游性格豪放,胸怀壮志,在诗歌风格上追求雄浑豪健而鄙弃纤巧细弱,形成了气势奔放、境界壮阔的诗风。陆游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都倾泻在诗中,常常凭借幻境、梦境来一吐胸中的壮怀英气,陆游的梦境、幻境诗,飘逸奔放,被誉为“小李白”。然而对功名的热望和当权者的阻力之间有着无法克服的矛盾,严酷的现实环境给诗人心灵压上了无法摆脱的重负,因而陆游又崇尚杜甫,关怀现实,主张诗歌“工夫在诗外”,诗风又有近于杜甫的沉郁悲凉的一面。
②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陆游反对雕琢辞藻和追求奇险,其诗语言“清空一气,明白如话”。陆游重视锻炼字句,他的对偶,新奇、工整,而不落于雕章琢句之嫌。赵翼曾评陆诗“看似奔放实则谨严”,刘克庄亦有“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之叹。陆游的七言古诗《长歌行》,笔力清壮顿挫,结构波澜迭起,寓恢宏雄放的气势于明朗晓畅的语言和整饬的句式之中,典型地体现出陆诗的个性风格,被后人推为陆诗的压卷之作。
第3页 /总页数 5 页
  扩展阅读:陆游的的评价
杨慎:(陆游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
朱熹: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
杨万里:君诗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