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docx

上传人:woyaonulifacai 2021/11/2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呕吐中医护理方案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
呕吐(急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
(试 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饮食伤胃证:呕吐酸腐、胃脘疼痛,脘腹胀满,恶心,厌食,嗳气,大便不爽,舌质红或暗红,苔厚腻.
(二)风寒袭胃证:突然呕吐,胃脘剧痛,吐出物清稀而无酸腐,头身疼痛,恶寒发热,口淡不渴,大便不调,或伴有肠鸣泄泻,舌质淡红或舌尖红,苔白腻。
(三)暑湿伤胃证:胸脘满闷疼痛,恶心呕吐,头身重痛,发热汗出,口渴或口中粘腻,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
(四)浊毒犯胃证:呕吐频繁,胃脘灼热疼痛或痞闷,心烦不寐,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或暗红,苔黄厚腻。
(五)湿浊中阻证:恶心呕吐,脘痞不食,头身困重,胸膈满闷,或心悸头眩,身热不扬,大便粘腻不爽,舌淡红或暗红,苔白腻。
(六)脾胃虚弱证:呕吐清水,胃脘隐痛,或脘腹满闷,纳谷不振,神疲乏力,大便稀溏,舌淡红,苔薄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呕吐
1。观察和记录呕吐物颜色、气味、性质、量、次数及伴随症状。呕吐剧烈、量多,或呕吐物中带咖啡样物或鲜血时,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脾俞、胃俞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内关、膈俞、胃俞、脾俞等穴。
4。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或内关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贲门等穴。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
6.遵医嘱药熨(中药封包)。
,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
(二)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出现疼痛加剧,冷汗、面色苍白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血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指导患者暂禁饮食,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梁丘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梁丘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内分泌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
7。遵医嘱药熨。
8.遵医嘱拔火罐,取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
9。遵医嘱红外线照射,取中脘、天枢、(中药封包)胃脘部配以红外线照射.
(三)脘腹胀满
1。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鼓励患者饭后半小时适当运动,如慢走,以不超过20分钟为宜。保持大便通畅.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脾俞、胃俞、天枢、中脘等穴。
4。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合谷穴。
5。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天枢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ﻩ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

勿空腹服药,服药前宜先进食少量易消化食物,如稀粥等,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呕吐严重者中药汤剂宜浓煎,,以免影响药效(其他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2.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
3.艾灸(详见附录2).
(详见附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