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精准扶贫政策
2016年5月12日
1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精准扶贫政策
一、中国的贫困问题与现状
二、中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改革
三、中国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
四、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及其内涵
五、精准扶贫政策的实践困境
2
精品资料
3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精准扶贫政策
1、什么是贫困?
贫困,指在经济或精神上的贫乏窘困,称之为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贫乏的现象,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综合现象。
人类的贫困是指缺乏人类发展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长寿、健康、体面的生活、自由、社会地位、自尊和他人的尊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和研究报告)
5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精准扶贫政策
2、中国的贫困问题
(1)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
6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精准扶贫政策
(2)中国的贫困主要是农村贫困
7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精准扶贫政策
3、中国贫困问题的现状
(1)贫困形势依旧严峻
(2)弱势群体构成了主要的贫困人口
(3)贫困地区集中在中西部和自然条件差的偏远地区
(4)多种情况交织,贫困问题愈发复杂
8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精准扶贫政策
改革开放之前,扶贫主要是通过紧急救济计划和依托自上而下的民政救济系统,实施以平均分配加社会救济为特征的战略。
改革开放之后才提出并逐渐明确了严格意义上的减贫,主要减贫方式是扶贫开发。中国扶贫开发政策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参与式扶贫开发阶段。
9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与精准扶贫政策
1、第一阶段(1978年-1985年)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
背景:人民公社制度抑制生产积极性,农村普遍贫困,我国开始对农村生产体制进行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主要政策:移民搬迁(1983年)
“三西”地区农业建设(1983年)
以工代赈(1985年)
特点:通过以改革解放蕴藏于农村中的强大生产力的扶贫方式来改善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在政策内容上,主要是制度变革为主、相关扶贫活动辅助和社会发展政策跟进,扶贫的方式是救济式扶贫。
成果:1978-1985年,,占农村总人口的贫困比率从33%下降到1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