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第一课微量移液器的使用.ppt

格式:ppt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一课微量移液器的使用.ppt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6/7/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一课微量移液器的使用.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课第一部分:实验课要求第二部分:微量移液器的使用第一部分分子生物学实验课要求 1,课前预习:预习实验原理、步骤,思考可能的实验结果; 2,不无故旷课,不迟到早退; 3,保持课堂安静; 4,中途不随意离开教室; 5,保管好各自实验器材,实验结束仔细检查,遗失要及时报告; 6,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实验; 7,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8,成绩: 40% 平时成绩(预习,操作,实验报告等), 30% 操作考试, 30% 笔试。第二部分微量移液器的使用?根据取用溶液体积选用适当量程的微量移液器– P20 1 ~ 20 – P200 21 ~ 200 – P1000 201 ~ 1,000 一个完整的移液过程包括: ①容量设定②安装移液头③预洗移液头④吸液⑤排液⑥卸去移液头?每一个步骤都要遵循操作规范。 ?从大值调整到小值时,刚好即可。?从小值调整到大值时,需要调超过三分之一圈后再返回,这是因为计数器里面有一定的空隙,需要弥补。?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这将导致移液器损坏。 ?正确的安装方法是: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液头,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把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80 度。?切记用力不能过猛,更不能采取剁吸液头的方法来进行安装,那样做会对移液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安装了新的吸液头或增大了容量值以后,应把需要转移的液体吸取、排放两到三次。这样做是为了让吸液头内壁形成一道同质液膜, 确保移液工作的精度和准度,使移液过程具有重现性。?其次,在吸取有机溶剂或高挥发液体时,挥发性气体会在白套筒室内形成负压,从而产生漏液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预洗四到六次,让白套筒室内的气体达到饱和,负压就会自动消失。 ?先将移液器排放按钮按至第一停点,再将吸液头垂直浸入液面。尽量避免吸液头浸入液面过深,以免液压对吸液的精确度造成影响。同时可以避免在吸取粘稠液体时在吸液头表面粘上液体影响吸取精度。?松开移液器排放按钮要平稳,切记不能过快, 以免导致液体吸入移液器内部。 ?排液时,吸液头紧贴容器壁,先将排放按钮按至第一停点,略作停顿以后, 再按至第二停点,这样做可以确保吸液头内无残留液体。 ?一般用力下按吸液头推出器即可卸掉吸液头。?如吸液头安装过紧,则可用手卸除。?将吸液头丢弃到合适的废物收集器中。 7. 如不使用,将移液器调到最大量程。反向移液法?在转移高粘度液体、生物活性液体、易起泡液体或极微量液体时,很容易导致体积误差较大。为了提高移液准确性,建议采取反向移液法。①按下按钮至第二停点,将吸液嘴没入液面下,轻缓松开按钮回原点。②将吸液头在容器壁上停靠一下,以去除多余液体。③将吸液头紧贴容器壁,轻按按钮至第一停点,排出液体。④继续按住按钮,将留在吸液嘴中未被转移的多余液体返回原来容器或随吸液头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