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膨胀土软基路堤施工方法研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膨胀土软基路堤施工方法研究.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1/11/4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膨胀土软基路堤施工方法研究.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膨胀土软基路堤施工方法研究
 
 
论文导读:根据原地面膨胀土的分布情况,采取两种处理措施:采用30cm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4:6:90),加强地基承载力。
关键词:膨胀土软基,地基加固,施工工艺,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生石灰粉改良
 

某高速公路经滞洪区内,该地区属冲积湖平原区,为近期河流泛滥形成,岩性以高液限粘土为主。由于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使膨胀土多次经受干、湿循环,土体重复缩胀,其强度急剧衰减,造成地基承载力下降,路堤施工及稳定成型困难。科技论文。鉴于该路段借土填方较大,必须对膨胀土地基及土质进行加固与改良。

该段膨胀土是一种高液限粘土,有很强的亲水性、持水性以及很高的可塑性和粘聚性。在吸水软塑裂隙封闭之前是可以透水的,水性极强的粘土矿物成份能吸附大量弱结合水,吸水后土体强烈膨胀、软化,强度大幅降低;失水则严重干缩。
由于膨胀土的高粘聚性,其原状土的密实度一般在80%~85%左右,天然含水量在25%~33%左右。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即使采用重型压实机械也很难达到93区的压实度,而晾晒后,土块坚硬,难以击碎、压实。膨胀土路基在遇雨水浸泡后,土体膨胀,轻者表面出现15cm左右的蓬松层,重者则在50cm以上深度内形成橡皮泥;干燥季节,水分散失后,土体严重干缩龟裂,其裂缝宽度达1~3cm,缝深可达30~50cm,雨水可通过裂缝直接灌入土体内,使土体深度膨胀湿软;土体愈干燥密实,其亲水性愈强,膨胀量愈大,当这种膨胀力超过上部荷载或临界载荷时,路基就出现崩解。

由于该段地表覆盖较厚的膨胀土层,地表原状土承载力较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根据原地面膨胀土的分布情况,采取两种处理措施:(
1)采用30cm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4:6:90),加强地基承载力;(2)采用20cm级配碎石和15cm水泥石灰稳定土(4:6:90)处理,以加强承载力和形成反滤层,并将路基底部封闭,以防止毛细水上升而影响路基稳定。基底处理试验数据见表2。科技论文。
表2基底处理试验情况表
 
试验名称
击锤重(kg)
落距(m)
每层击数
筒容积(cm3)
试前含 水量%
最大干密度g/cm3
最佳含水量 %
级配碎石

45
98
2177
 
 

 
 
水泥、石灰稳定土(4;6:90)

45
27
997
5



(1)原地面处理
用推土机推除地表种植土或腐植物,表面形成3%的双面坡,用轻型压路机YZ14B碾压2~3遍,使表面土基本密实光滑,防止过分扰动原状土的承载力。路基横向每间隔20cm做一15cm×15cm的盲沟,通向排水沟内,盲沟内用碎石填充。
(2)30cm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采用厂拌法,分两层施工,每层15cm,第一层用YZ14B光轮压路机碾压密实后,及时摊铺第二层,用YZ16B光轮压路机中等振动压实,每层均做成3%的双面排水坡,施工后洒水养生7天以上。
(3)级配碎石施工。在经过处理基本平整密实的原地面摊铺20cm厚级配碎石(1-2cm碎石40%,2-4cm碎石60%),用YZ16B光轮压路机振动碾压3-4遍,使其密实度达到90%以上,并将表面平整,再用厂拌法拌合水泥、石灰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