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案例-江阴.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案例-江阴.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案例-江阴.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4 案例研究(结合江阴市南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案例背景介绍 江阴市概况江阴北枕长江,与靖江市隔江相望;南近沪宁线;东接常熟、张家港;西连常州、武进,地处苏锡常“金三角”的几何中心。全市总面积 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平方公里,水域面积 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面 平方公里,沿江深水岸线长达 35 公里。城市建成区为 平方公里。全市有 16 个镇,澄江镇为江阴市政府所在地。 2003 年全市户籍总人口 万人。江阴是长江下游集水路、公路、铁路于一体,江、河、湖、海联运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从江阴到上海、南京两大城市各 148 公里,到无锡、常州仅 38 公里。以江阴为圆心、半径 160 公里范围内有六个飞机场,其中南京、上海可直飞境外。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是沟通同三(黑龙江同江——海南三亚)和京沪两大国道主干线的过江“咽喉”。连接沪宁高速公路、宁通一级公路的锡澄高速公路穿越江阴境内。在建的新长(江苏新沂——浙江长兴)铁路取道江阴,连结陇海、渐赣两大铁路大动脉。江阴境内的锡澄运河沟通长江、太湖。 1992 年5 月,江阴港被国务院批准为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经过多年建设,到 2000 年,全市港口吞吐量超过 1000 万吨,正在成为长江下游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 2003 年在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江阴市名列第一。 2002 年, 江阴市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县域单位之首,农民人均纯收入列全省县域单位之首, GDP 增长率高于全国 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连续 3 年全省县级第一,人均 GDP 、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均名列全国县域单位前列。 2003 年,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比 2002 年增长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 。全市人均 GDP43703 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 45 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为 ∶ ∶ 。全年财政收入 亿元,增长 %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增长 %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 ,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增长 % 。至 2000 年底,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 20 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 1000 多家。自营进出口获权企业超过 100 家, 2000 年完成自营出口 亿美元。现有境外企业 30 家。江阴城市建设发展较快,城区面积由解放初的 平方公里扩展到 30 平方公里, 现代化城市的新格局初具规模。全年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比 2002 年增加 万平方米;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比 2002 年增加 万平方米。其中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增加 万平方米;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增加 万平方米; 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