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说课稿
埔前第二中学 黄翠池
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教法与学法的分析
教学过程分析
板书设计
小结反思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作用
 
     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得过传染病。学习传染病知识的根底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根底,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根底。
本节教材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认识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建构概念;二是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用丰富的图片代替文字说明,例如用图片生动形象地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三是活动设计时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如章引言里的自我健康调查表格;四是注重情感教育。如练习中与艾滋病病人怎样相处的问题等。
〔二〕、教材特点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②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③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根本环节。
二、教学目标确实定
4、教学重点、难点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②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初步形成关注热点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态度。
三、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本课教学总的设计思想是想通过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努力表达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提供来自于生活中的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理解名词和概念。
2.说学法
初中学的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这一思维特点,遵循“教必须以学为立足点〞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活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思考、讨论问题,获取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答复以下问题,从而导入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四、说教学程序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疾病名称
是否患过此病
是否接种过疫苗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贫血
龋齿
蛔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由学生区分表格中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结合自己熟悉的传染病的病因,从而引出传染病和病原体的概念。
2、新课教学 :
〔1〕自主探究 导出概念
由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病原体: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