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汝阳刘笔业故事连载.doc

格式:doc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汝阳刘笔业故事连载.doc

上传人:df158687 2016/7/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汝阳刘笔业故事连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4、袁克文父子酷爱家乡笔袁克文就是中华民国大总统、洪宪皇帝袁世凯的二儿子,与张学良、张伯驹、溥侗合称“民国四公子”。袁克文出生时,袁世凯坐在外室等候,不觉梦见韩王送来一只花斑豹,用锁链系着, 忽然涌跃跳踉, 扭断锁链, 直奔内室。醒来恰好金氏生一男孩, 袁世凯于是按族谱“保世克家”的顺序为他取名“克文”,字“豹岑”。“岑”义为小而高的山, “豹岑”即山中之豹, 虎豹是山中之王,袁府喜添豹子,实为天赐祥瑞,日后必成大器。沈氏不能生育,袁世凯就把克文记在她名下,作为她的儿子。克文成年后,以“抱存寒云”作为别署,自号“寒云”。十二年了,袁世凯再添男丁,自然万分高兴,疼爱有加。克文周岁生日,袁世凯把生母刘氏、嗣母牛氏, 嫡妻于氏, 几个哥哥弟弟都从项城请到朝鲜, 为克文庆贺。项城人有个****惯, 孩子过周岁生日的时候, 要给他摆上几样物品让他抓, 以预示孩子的将来, 俗称抓生儿。当时给小克文摆的是:汝阳刘毛笔一支、袁世凯小佩刀一把,还有一方田黄石印章,大家等着小克文去抓。小克文爬到三样物品跟前, 毫不犹豫的抓起了汝阳刘毛笔, 全家人不由得一阵欢呼: 这孩子喜欢毛笔, 将来肯定能写一手好文章, 肯定能像他曾叔祖、祖父辈那样高中进士,做大官。这是 1890 年的事。克文天性调皮、任情任性, 从不正经读书。袁世凯从朝鲜回国后, 袁克文已经五岁了, 但他聪慧异常, 能一目十行, 有过目不忘之本领, 六岁学识字, 七岁读经史, 十岁开始写文章,十五岁就能作诗赋,有神童之称。连他的哥哥克定都自愧不如。袁世凯对袁克文的教育还是很严格的, 给他请了专职教师, 希望他能出人头地。可是, 他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 学****不怎么用功, 只讲玩耍。再加上沈氏的骄纵, 造就了他挥霍、任性、骄奢的性格。十几岁时就无意功名,整天钻进诗词堆里,开始结交名士。袁世凯看到儿子好名士,便延聘三十多岁的方地山为他的老师。袁克文少年气盛,初见方地山不肯行拜师礼, 问先生有何功名。方地山反问:“令尊大人不也没有功名吗?我们不妨做个朋友。”袁克文看出方地山有些名士气派, 但不知本事如何, 张口就说:“我要先考考你, 如果行,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如果不行请你吃饭, 卷铺盖走人。”方地山说:“你就出题吧!”考题是做对子, 袁克文出上联:“酒酣欲化庄生蝶。”上联刚落音, 方地山脱口而出: “饭饱敢为孺子牛。”袁克文听了,觉得这人口气很大,纳头便拜。不知是何原因,袁克文十七岁时忽然想到继承祖、父事业,光宗耀祖的事情了,就对父亲说要求做官。袁世凯的回答是:“余不望子孙得高官厚禄, 但愿能俭朴持家, 能得一秀才, 诗礼家声, 历传不替, 余愿足矣!”但袁世凯禁不住克文的纠缠, 还是给他在刑部弄了个“员外郎”,差使是调查案情、验尸。这时袁克文尽学名士派头,常耍风流潇洒气派,不****惯***的酬应, 又惧怕死尸, 每当公出, 他必用淡墨涂在眼镜上, 不敢正面验尸, 只是走走过场而已,不久便拂袖辞官。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方地山性情豁达,恃才傲物,淡泊名利。袁克文与他性格相投,遂结为好友,后来师生二人竟然结为儿女亲家。方地山嫁女时, 婚事也极为简单, 定亲时相互交换一枚稀世古钱即毕。方地山作一联语戏曰:“两小无猜, 一个古泉( 泉通钱, 文人雅称之) 先下定; 万方多难,三杯淡酒便成婚。”二人真是为知心知己的同路人。袁克文由于师从硕儒严修、方地山等人,深得他们的指教和熏陶,加之父亲督促,他不得不刻苦用功, 又有过目不忘之本领, 所以诗词歌赋无一不精、琴棋书画俱是行家。其诗处女作为:“酔陟微翠顶, 狂饮兴正酣。临溪坠花石, 寻径越溪潭。云气连千树, 钟声又一庵。苍茫归去晚,圣地此处探。”十七岁作于西翠微山龙王堂。袁克文一生填词无数,外人有求必应,随写随扔,自不爱惜,不留底稿,仅其表弟张伯驹一人收集的就有近二百首,结集为《洹上词》,其他人收藏的有多少,根本无法统计。仅录一首《念奴娇. 用东坡韵》:“不如归去, 好收拾、今日南朝人物。江上青山, 依旧是, 刘宋萧梁半壁。长线扁舟, 书生卖国, 旧耻终须雪。黄河如带, 此间犹有枭杰。因念强虏辽金, 媾和盟未已, 番兵旋发。坐失燕云, 陈家谷, 骁将全军灰灭。十二金牌, 莫须有冤狱, 竖人毛发。北笑南啼,稗官谁记年月。”因为袁克文的诗词才情, 人们称之为“袁门子建”。( 曹植, 字子建, 建安文学中的佼佼者) 因此袁世凯对袁克文非常偏爱,甚至一度想让他继承自己的事业。对外的比较重要的信件, 有的时候也由他代笔。袁世凯罢官回到彰德的时候, 袁克文每日随父亲疏池沼、广植树木,饮酒赋诗,养寿园内的联匾,大多是出于他的手笔。可是,袁克文在本质上是一个地道的文人,一点不像他的父兄那样,沉迷于权术,成日做皇上、皇太子的痴梦。他不擅长、也不热衷于宦海生涯。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