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分析与思考.docx

格式:docx   大小:4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分析与思考.docx

上传人:小荷才露尖尖角 2021/11/6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分析与思考.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分析与思考
  摘 要: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究竟该不该存留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问题,特别是当199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虽然香港政府极力维系住了联系汇率制度,但是对于目前情况来说,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
  本文首先对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的发展和运行进行了系统研究调查,之后又分析联系汇率制度的利弊。再主要结合1998年香港保卫战实例,简略的与泰铢保卫战进行分析。最后对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存留以及维护进一步研究阐述。
  关键词: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香港金融保卫战;泰铢危机等
  一、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的产生
  香港的货币制度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首先是从1863年到1935年,香港的货币制度都是银本位,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后1935年11月,全球白银危机,香港货币制度由银本位转变为与英镑挂钩,当时是1英镑兑16港元(12/1935 - 11/1967);1英镑兑1455港元(11/1967 - 6/1972)的固定汇率制度。之后香港一度与美元挂钩。1972年到1974年,按照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当时的汇率为1美元兑5650港元(6/1972-2/1973);1美元兑5085港元(2/1973-11/1974),尔后1974年到1983年,美元弱势,港元改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仍与美元挂钩,在这期间,由于货币及信贷的过度增长,和投机炒卖等活动致使港元日渐贬值,港元汇率持续走低。
1983年香港政府发布新汇率政策,借此稳定港元,规定发钞银行必须按照780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以美元交易。从1983年至今,香港汇率制度一直为以78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从香港货币制度的演变,和联系汇率制度的产生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香港的货币制度和汇率制度其实是两者一体的,密不可分。
  二、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运行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实际上属于货币发行局制度。货币的基础的任何变动必须与外汇储备的相应变动一致。所以说在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必须要充足的外汇储备支持。
  香港的纸币大部分是由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发行的。发钞银行发钞时,按照78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向金管局提交美元,金管局也按照相同汇率与之结算。在市场上,利率也是围绕着不变的汇率上下轻微的浮动。比如,当港元升值,市面上利率由78:1下降到76:1,人们在银行用美元换取港币,银行的美元储备量增加,也就是外汇储备增加,这时银行则会向货币发行当局出售美元,以换取港币的流入,那么港币就会增加,香港本地利率也就会降低,当利率降低时,就反其道而行之。当然,为了减少利率的过度波动,金管局会通过贴现窗提供流动资金。
  三、香港联系汇率的优缺点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一直持续至今,必然有它的优势。香港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外向型经济体,经济增长受外部影响极大,甚至可以说是一直依赖着外部。所以说联系汇率制度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外汇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环境。并且选择与美元挂钩也能加强货币的公信力,同时也能为香港带来更多的机遇。在之前我们提到的自由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