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让孩子不再“瞪眼”
与一位朋友聊天,她向我说起了近日自己的烦心事:孩子今年上六年级了,每当她数落儿子时,儿子总是一脸不服气的样子,要么高昂着头,一副刀枪不入的样子,要么用眼斜视着她,很“仇恨”的样子。孩子的这种种表现,让她很生气,也很沮丧。
类似的情况,我也遇到过。那么,造成母子关系不和谐,不融洽这样情况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认为:应该是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些许问题。一般来说,是我们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让他感到了不舒服。在我看来,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有一种本能,自己不舒服了要么对抗,要么逃避。作为孩子,他在与你同在一个屋檐下,逃避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只能选择与你对抗。这样,无论是母子之间会因为这种对抗变得很不融洽。
批评孩子的时候,如何让他感到舒服呢?我曾遇见过这样的事情。原来我的女儿爱睡懒,我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大声喊:起床了!起床了!!起床了!!!结果,喊了半天,孩子不但没起床,反而用被子蒙着头连理都不理。后来我就想:我这样喊,可能造成了孩子的孩子不舒服。因为,在你越来越大的喊声中,孩子感觉到了来自你的压力越来越重,于是她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排斥意识,对抗你的喊叫,你越是大喊,她越是不理你。后来,我就改变了战略,每天早上,我走到女儿身边,小声地喊:“佳霓,起床吧,该上学了。”她就会很快的起床。我想,她之所以会很快的起床,可能是因为你的声音虽然很小,但让她很舒服,她会觉得你越来越可亲,于是就会听从你的指挥而变得积极。
由此看来,让孩子感到舒服不过是从心理上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简言之就是大人与孩子交流的时候,要顺应孩子的心理,而不是逆反孩子的心理。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也常遇到类似的情况吗?每当学生犯错时,我们老师在教育学生时,难免有学生也是如此。老师气的不得了。 “这个学生我管不住了,他愿去哪班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