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百香果的种值方法
百香果的种值方法
百香果别名西番果、鸡蛋果,学名西番莲,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的藤本果树。原产巴西南部,它叶形奇特,花色鲜艳,四季常青,果实为椭圆形浆果,单果重60~120g,果汁澄黄,可散发出番石榴、菠萝、香蕉、草莓、柠檬、芒果、酸梅等十多种水果的浓郁香味。甜酸适中,风味独特,营养价值很高。可加工制成果汁、果露、果酱、果冻、蜜饯。果皮可作饲料和提取果胶,根、茎、叶均可入药,有消炎止痛、活血强身、滋阴补肾、降脂降压等疗效。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百香果的繁殖
百香果属于雌雄异花,雌花结果,雄花用于授粉,其授粉媒介主要是蜜蜂和昆虫,也可以人工授粉。百香果的繁殖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用种子播种繁殖,另一种则是用蔓条扦插繁殖。春季种植的百香果,当年7月即可开花,9月收果。第2年以后,每年4月开始开花,1年可开5~6批,每批花相隔20天,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60~70天,果实收获4个多月。
2 百香果对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的要求
百香果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一般不低于0℃的气温下生长良好,到-2℃时植株会严重受害,甚至死亡。
一般年降雨量在1500~2000mm之间且分布均匀的条件下,百香果生长最好,种植地区的年降雨量不宜少于1000mm。
作为热带水果,百香果喜欢充足阳光,以促进枝蔓生长和营养积累。长日照条件有利于百香果的开花,在年日照时数2300~2800小时的地区百香果营养生长好,养分积累多,枝蔓生长快,早结,早产。
百香果定植后,在幼苗期应插立支柱,以便引诱主蔓上棚架。待主蔓1m高时剪除顶芽,让其长出侧蔓,每侧留2个侧蔓,分向两侧生长;当侧蔓长至2m时,将侧蔓顶端剪除,以促进次生侧蔓生长。若是水平棚架栽培,应等主蔓到达棚架上时,留侧蔓向四方平均生长。
百香果忌重剪。若过度修剪,易使主蔓逐渐枯萎,严重时整株死亡。一般每批果采收后,每个侧蔓留3~4节进行短截,促其重新长出侧蔓,同时每年夏季必须疏剪生长过密的枝条,或将垂地枝条在离地面约20~30cm处剪除,以保持通风良好。
冬季清园后要进行全园翻土,翻土结合埋入清园的杂草和残枝落叶,然后667m2撒施石灰25~30kg。
百香果本身发生的病虫害很少,如有病虫为害,主要是附近寄主上的病虫迁移侵染,有蓟马、小实蝇、螨类。
。苗期有猝倒病、花叶病、疫病、茎基腐病和炭疽病。生产上防治病害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果园渍水,尤其是部分低洼地果园,需防止局部积水导致烂根和诱发病害。其次是早春在果实采收完毕后,结合修剪清园,将病枝、病叶、病果清出园外烧掉,减少病源。第三是在发现病害后及时用药除病,用95%恶霉灵原粉4000倍液、50%多菌灵或福美双500倍液喷雾防治苗期猝倒病,用菇类蛋白多糖1500倍液、独特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防治茎基腐病和炭疽病,用50%烯酰吗啉或2%几丁聚糖1000倍液或优乐思2000倍液喷雾防治疫病。
。有小实蝇、螨类、介壳虫等。选用90%敌百虫800倍液、毒死蜱800倍液、白加锈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部分新开垦果园可能有白蚁、金龟子等昆虫为害,要留意检查并及时防治。在果园种植后每株树离主干33cm远处放臭丸1~2粒,驱赶白蚁。上述其它害虫也可用45%或50%的马拉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喷雾。需要注意的是,金龟子在傍晚后活动咬食叶片,因此,应在傍晚喷药为好。另外金龟子的幼虫是在地下活动危害百香果根系,如松土施肥时发现也应及时除去。
5 采收与加工
百香果在开花后60~80天果皮逐渐转色,并自然成熟脱落掉在地上,采收时可在地上捡拾,但拾落地果时间最好不超过3天,否则果实被日晒雨淋,腐烂快。藤蔓上果皮尚呈绿色的未熟果不宜采收,因未熟果经催熟后酸度高,香味淡,且有青臭味,影响果汁品质。百香果主要收集果肉,制成果汁。果汁可加水稀释制成饮料,或作糕点、冰淇淋等甜点的添加剂。 
★百香果栽培技术
百香果是热带、亚热带多年生常绿攀附植物,据中国水果网统计,果汁销量居世界热带果汁之首,在美国、香港等地,鲜果市场价格高达6000美元/t。目前,我国国内种植较少,市场竞争小,国内自1990年正式推出百香果汁饮料及混合果汁,很受消费者的欢迎,需求量也在稳步上升,再加上百香果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投资少,当年种植当年挂果,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因此从市场的前景和实际消费来看,它不愧为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短、平、快”致富项目。
鹿寨县2006年引进紫色百香果,近年来,其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现有面积约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