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中的第一节,它是有丝分裂的继续,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学好这节课既有助于加深理解有丝分裂过程,又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必要条件。所以,在知识上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决定了本节内容的重要性。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电脑动画,展示减数分裂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将抽象的减数分裂过程直观化,将大量冗长的文字图像化。
(2)学生的自主观察、归纳总结、分析讨论、表解、巩固、练习,使学生理解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
(3)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体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从而理解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减数分裂是一个由各个阶段组成的连续的动态过程,教学可使学生领悟到“事物(生命)都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学习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四、学习难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染色体纸质模型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流程
序号
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1
复习: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导:细胞分裂1次,产生2个子细胞
明:细胞增殖,使细胞数量增多
2.
推测减数分裂过程的存在和特点
导:生物体的发育和亲子代遗传的稳定
明:减数分裂过程的存在和实质;
悟:科学研究的方法。
3
讲授减数分裂的过程。
授:减数分裂的过程
初步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
4
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
导:提供材料,小组合作完成
体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
明:同染色体分离与非
同染色体自由组合
5
判定精子形成过程中各细胞模式图的判定。
导:设置问题
归纳:减数分裂各细胞各时期的模式图
6
课堂学习:
为细化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及精卵形成过程的比较做准备
总结:精子形成过程中
染色体、DNA变化规律
当堂检测:
检测教学效果
反思:教学过程,以便确定下一步补偿性学习的安排
八、板书设计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对象、时期、特点、结果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
2.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联会、四分体
中期:
后期:
3.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
附学生学案
第二章 第1节减数分裂
[学习目标]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2、通过列表法、模拟,优化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系统;
3、利用插图帮助知识掌握。例如减数分裂各个时期图,通过图形的识别能加深对该知识的理解。
[学习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