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古诗两首.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两首.docx

上传人:fy3986758 2021/11/7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两首.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组合类课文教学策略
连云港市海州湾小学 傅宝奇
古 诗 两 首
一、教学目标: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
,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题解题
?背给大家听一听。今天我们要来学****两首新的古诗。明代诗人于谦写的《石灰吟》和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写的《墨梅》。
,我们一齐来交流一下。

《石灰吟》题中“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相传有一天,于谦在石灰窑前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年于谦才12岁。《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即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墨梅指只有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高雅大方。
(二)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三)理解诗意,品读吟诵《石灰吟》
,可借助工具书或其他参考书初步弄懂词句及诗的意思,不理解的作上记号。

,体会作者感情
(1)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怎样的?
组合类课文教学策略
连云港市海州湾小学 傅宝奇
(2)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石头是那样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在世间留下洁白干净的石灰。想一想,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怎样的志向?应用什么语气读?(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