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春明退朝录宋宋敏求1.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春明退朝录宋宋敏求1.doc

上传人:Gebu 2021/11/8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春明退朝录宋宋敏求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春明退朝錄  (宋)宋敏求 撰
  ●目錄
  點校說明
  卷上
  卷中
  卷下
  附錄(一)
  附錄(二)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點校說明
  春明退朝錄著者宋敏求(一0一九——一0七九),字次道,趙州平棘(今河北趙縣)人。宋仁宗寶元二年(一0三九年)進士,歷知太常禮院、官告院、知制誥、右諫議大夫、龍圖閣直學士兼修國史等職。他與其父宋綬「繼世掌史」,在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以文章見稱於世,凡「朝廷有文命事,未嘗不在選中」,深受宋朝廷信用。他家收藏的圖書十分豐富,號稱「三萬卷」,並且經過親自校讎,在當時最號精密。
  本書是一部史料性較強的見聞筆記。作者在自序中稱,自己是「觀唐人洎本朝名輩撰著以補史遺,因纂所聞見繼之」。全書內容,凡記述官誥禮儀、仕宦進擬、差除制度的約占三分之二;另外也有補唐、宋史書所遺的,如卷下所載劉展亂記內容,與新唐書、舊唐書詳略甚殊。由於作者的寫作思想較明確,更由於他長期任禮院、知制誥等職,並曾參預修唐書及宋國史,所見史料非一般文人所能比擬。正因如此,此書歷來受到史學家的重視,續資治通鑑長編、職官分記、皇朝類苑等都多所采錄;也為我們今天研究宋史提供了較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這次整理以百川學海本為底本,對校學津討原、學海類編、歷代小史本,同時參校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和其他宋人文集、筆記,如有缺點錯誤,希望讀者給予指正。
  誠剛一九七九年四月
  春明退朝錄 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宋)宋敏求撰,誠剛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第一版
  ●春明退朝錄卷上
  春明退朝錄上
  熙寧三年,予以諫議大夫奉朝請,每退食,觀唐人洎本朝名輩撰著以補史遺者,因纂所聞見繼之。先廬在春明里,題為春明退朝錄云。十一月晦,常山宋敏求述。
  國朝宰相:趙令、盧相、文潞公四十三登庸,寇萊公四十四,王沂公四十五,賈魏公四十八。
  樞密副使:趙令三十九,寇萊公三十一,晏元獻公三十五,韓魏公三十六。
  參知政事:蘇侍郎易簡三十六,王沂公三十九。
  知制誥:蘇侍郎二十六,王沂公二十七,盧相、楊文公、晏元獻公、宣獻公、今宣徽使王公拱辰皆二十八,夏文莊三十。
  學士:蘇侍郎二十八,晏元獻公、宣徽王公皆三十,宣獻公三十五,王沂公、李邯鄲皆三十六,楊文公、錢子飛皆三十七,盧相、今參政王禹玉皆三十八。
  吴正肅言:律令有「丁推」,推字不通少壯之意,當是「丁稚」。唐以大帝諱避之,損其點畫云。
  真宗朝,歲時始賜飲於宰相第,大兩省、待制以上赴,林尚書特以諫議大夫為三司副使亦預焉。既而并諸副使,遂以為常。王太尉主會,唯用太官之膳,少加堂餐。自丁晉公助以家饌,至今踵之。
  天聖七年,玉清宮灾,遂罷輔臣為宮觀使,而景靈、會靈、祥源三宮觀以學士、舍人管勾。康定元年,李康靖公罷參知政事,為資政殿大學士,提舉會靈觀,自後學士皆為提舉。至和初,晏元獻公以舊相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萬齡 【 避家諱也。】 觀,而武臣今致政李少師端愿為觀察使,止得管勾祥源觀,自陳於樞府宗衮, 【 宋元憲也。謝眺謂謝安為宗袞。】 乃加以都管勾,今朝官亦云提舉,非故事也。
  宗袞嘗言:「律云『可從而違,堪供而闕』,亞六經之文也。」
  宋景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