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动力转向机构
为了减轻转向时驾驶员作用到转向盘上的手力和提高行驶安全性,在有些汽车上装设了
动力转向机构。
中级以上轿车,由于对其操纵轻便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或者可供选装动力转向器的
逐渐增多。,当超过4t时应该采用动力
转向。
一、对动力转向机构的要求
1)运动学上应保持转向轮转角和驾驶员转动转向盘的转角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随着转向轮阻力的增大(或减小),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必须增大(或减小),称之为
“路感”。
3)当作用在转向盘上的切向力Fh≥~(因汽车形式不同而异),动力转
向器就应开始工作。
4)转向后,转向盘应自动回正,并使汽车保持在稳定的直线行驶状态。
5)工作灵敏,即转向盘转动后,系统内压力能很快增长到最大值。
6)动力转向失灵时,仍能用机械系统操纵车轮转向。
7)密封性能好,内、外泄漏少。
二、动力转向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液压式动力转向因为油液工作压力高,动力缸尺寸小、质量小,结构紧凑,油液具有不
可压缩性,灵敏度高以及油液的阻尼作用可吸收路面冲击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由分配阀、转向器、动力缸、液压泵、贮油罐和油管等组成液压式动力转向机构。根据
分配阀、转向器和动力缸三者相互位置的不同,它分为整体式(图7—25a)和分置式两类。
后者按分配阀所在位置不同又分为:分配阀装在动力缸上的称为联阀式,见图7—25b;分配
阀装在转向器和动力缸之间的拉杆上称为连杆式,见图7—25c;分配阀装在转向器上的称为
半分置式,见图7—25d。
在分析比较上述几种不同动力转向机构布置方案时,常从结构上是否紧凑;转向器主要
零件是否承受由动力缸建立起来的载荷;拆装转向器是否容易;管路,特别是软管的管路长
短;转向轮在侧向力作用下是否容易引起转向轮摆振;能不能采用典型转向器等方面来做比
较。例如整体式动力转向器,由于分配阀、转向器、动力缸三者装在一起,因而结构紧凑,
管路也短。在转向轮受到侧向力作用时或者发动机的振动不会影响分配阀的振动,因而不能
引起转向轮摆振。它的缺点是转向摇臂轴、摇臂等转向器主要零件,都要承受由动力缸所建
立起来的载荷,因此必须加大它们的尺寸和质量,这对布置它们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还不
能采用典型转向器,拆装转向器时要比分置式的困难。除此之外,由于对转向器的密封性能
要求高,这对转向器的设计,特别是重型汽车的转向器设计带来困难。整体式动力转向器多
用于轿车和中型货车。
分配阀有两种结构方案:分配阀中的阀与阀体以轴向移动方式来控制油路的称为滑阀
式,以旋转运动来控制油路的称为转阀式。
滑阀式分配阀结构简单,生产工艺性较好,易于布置,使用性能较好,曾得到广泛应用。
转阀式与滑阀式比较,灵敏度高,密封件少,结构较为先进。由于转阀式是利用扭杆弹
簧使转阀回位,所以结构复杂。转阀式分配阀在国内、外均得到广泛应用。
三、动力转向机构的计算
动力缸的主要尺寸有动力缸内径、活塞行程、活塞杆直径和动力缸壳体壁厚。
动力缸的布置若如图7—26所示,则在计算前,应先行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