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黄酒的酿造.doc

格式:doc   大小:9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酒的酿造.doc

上传人:3144187108 2021/11/8 文件大小: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酒的酿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6
授课题目
黄酒
授课类型
理论
首次授课时间
学时
2
教学目标
了解黄酒的类型,掌握黄酒生产工艺
重点与难点
黄酒生产工艺
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过程:(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
授课思路、过程设计
简单讲述黄酒的目前概况,重点介绍黄酒生产工艺,尤其是边糖化边发酵工艺, 最后简单介绍成品酒的生产。
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
一、 黄酒概述(15mi n)
名称由来:黄酒又叫米酒,(yellow wine),黄颜色,酒度15流右,黑的, 红的,现在,米酒,谷物酿成的(rice wine ),民族产品
原料:糯米、粳米、粘黄米,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产地:浙江、江 苏、上海、福建、江西、广东、安徽、山东等
分类
(1) 按含糖量分:干、半干、半甜、甜、浓甜
(2) 按酿造方法分:
淋饭酒:蒸熟的米饭用凉水淋凉,然后拌入酒药、搭窝、糖化,最 后加水发酵成酒。有的作为酒母,即淋饭酒母。
摊饭酒:蒸熟的米饭摊在竹篦上,米饭在空气中冷却,加入酒曲、 酒母(淋饭酒母)、浸米浆水等,混合后直接发酵
喂饭酒:米饭分次加入
(3) 按产地、原料、工艺综合起来划分
绍兴酒、纺绍酒、北方黄酒、清酒
二、 原料处理(15mi n)
水(血)、米(肉)、麦曲(骨)
1、 精白:去异味,利于蒸煮,减少染菌几率,精米率要求 70%以上。
2、 米的浸渍:利于蒸煮,获得酸浆水。
2
传统:16-20d,形成乳白色菌膜,浆水中以细菌最多,酵母次之,霉菌最 少。
现代:乳酸调节发酵醪的pH,浸米24-48h。
3、 蒸煮:淀粉湖化糊化、灭菌、去除怪杂味
时间:糯米和软质粳米,常压15-25min,硬质粳米和籼米:适当延长时间
4、 米饭的冷却: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
淋饭法:迅速均匀,利于好氧菌的生长繁殖,利于拌药搭窝。淋后沥干余 水,利于根霉菌生长
摊饭法:易染杂菌和出现淀粉老化现象,出酒率下降。
5、 其他原料处理:黍米谷皮厚,需要烫米、浸渍、煮糜(色泽和焦米香气); 玉米需要浸泡、蒸煮、炒米(色泽和香味)
三、糖化发酵剂的制备:小曲(酒药)、麦曲、麸曲(25min)
主要微生物:曲霉菌、根霉菌、红霉菌、酵母菌、细菌混合发酵
(1) 曲霉菌:存在于麦曲、米曲中
黄曲霉菌:产生液化型淀粉酶(不耐酸,活性逐渐降低)和蛋白分解酶
黑曲霉菌:产生糖化型淀粉酶,耐酸,持续性强,淀粉利用率高,但抱子加重苦味, 降低酒的醇厚感。
在黄曲霉菌(米曲霉)添加少许黑曲糖化剂或食品级的糖化酶,减少麦曲用量,增 强糖化效率。
(2) 根霉:存在小曲中,糖化力很强,几乎能使所有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分泌乳 酸等,降低pHo
(3) 红曲酶:分泌红色素,耐酸,耐酒精,产生淀粉酶、蛋白酶等
(4) 酵母菌:酒母中含多种酵母,产生特有香味;优良纯种酵母,降低产生尿素 的能力,避免与乙醇生成氨基甲酸乙酯(致癌)。
(5) 有害细菌:醋酸菌、乳酸菌、枯草芽抱杆菌,导致黄酒酸败,注意消毒灭菌, 防止污染。
酒药(又叫小曲、酒饼、白药等),含有根霉、毛霉、酵母、少量细菌、梨头霉
等。制作工艺如下:
3
(1) 初秋前后,采集辣蓼草,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