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ppt

格式:ppt   大小:1,780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1/8 文件大小:1.7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
第一页,共27页
本 讲 纲 要
程序性知识的结构特征
程序性知识的类型
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关系
*
第二页,共27页
陈述性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静态性,代表了人对某些事物的状况有所知晓、理解,但并没有涉及人知道如何去做某件事的另一类知识。因此,我们需要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示能使人产生一定行为的知识,即所谓的程序性知识。对两类知识的表征形式有所了解,便能更全面地了解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怎样运作的。
请思考
*
第三页,共27页
1. 程序性知识的结构特征
所谓产生式(production),是一种“条件-行动”的规则;一个产生式正对某一或某些特定条件得到满足时发生的某一或某些行为编了程序。
如果
目标是增强儿童的注意行为
且该儿童已表现出比平时更长的注意行为
那么
表扬这个儿童
产生式1:使用强化
*
第四页,共27页
如果
图形为两维图形
且该图形有三条边
且该图形是封闭图形
那么
将该图形划归为“三角形”
且说出“三角形”
产生式2:鉴别三角形
*
第五页,共27页
如果
目标是观看房内的东西
且房间是暗的
且点灯开关就在旁边
那么
打开点灯开关
然后观看房内的东西
产生式3:观看房内的东西
*
第六页,共27页
产生式分为条件(IF)部分与行动(THEN)部分,产生式语句越多,表明这一产生式越复杂。
产生式的产生,总是由目标指引的行为。
产生式的条件部分,可分为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
产生式的行动部分,也有内外之别。
产生式的特征
*
第七页,共27页
请思考
为什么要区分产生式的内外条件与内外活动?产生式工具性价值是什么?
原因:认知心理学家对产生式中的内外条件与内外行动做出区分,是为了便于提出一些仅含内部条件及仅含内部行动的产生式规则,用以揭示和模拟一系列的心理步骤。产生式为描述人的内部认知活动提供了一种有利的手段。
*
第八页,共27页
产生式系统
人类活动是复杂的,绝大多数活动并非单一产生式就可完成的,需要诸多产生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产生式系统。
陈述性知识基本单元间能够产生联系,是因为这些单元分享某一相同观念、或同属于某一观念。
程序性知识其基本单元间能够建立起联系,是因为一个产生式的活动将给出另一个产生式所需满足的条件。
*
第九页,共27页
p1
如果
目的为使儿童专心,但不知何物可强化儿童
p2
p3
那么
如果
那么
如果
那么
建立了解何物能强化儿童的子目标
且建立只要儿童专心就予以强化的子目标
子目标是了解何物能强化儿童
建立考察儿童在何种条件下会表现出不专心的子目标
子目标是考察儿童在何种条件下会表现出不专心
且儿童在我注意他时会有专心的表现
且儿童在我忽略他时有不专心的表现
建立“儿童可以用我的注意来强化“这一命题”。
p4
如果
子目标是考察儿童在何种条件下会表现出不专心
且儿童在别的孩子注意他时会有专心的表现
且儿童在别的孩子忽略他时有不专心的表现
p5
p6
那么
如果
那么
如果
那么
建立“儿童可以用同伴的注意来强化“这一命题”。
子目标是在儿童专心时强化他
且儿童可用我的注意来强化
且儿童已表现出注意行为
我便给予该儿童以我的注意
子目标是在儿童专心时强化他
且儿童可用同伴的注意来强化
且儿童已表现出注意行为
我便让儿童与他喜欢的同伴待在一起
教师处理不专心学生的产生式系统
*
第十页,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