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一、情感冲击理智.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情感冲击理智.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情感冲击理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情感冲击理智一、情感冲击理智家庭教育是充满情感的理性行为, 如果情感冲淡理智, 甚至失去理智, 必然发生违背规律的非教育行为, 甚至反教育行为, 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这里有一个例子, 网上有, 报上也有, 对小学生调查, 认为妈妈是母老虎的占到 60% 。在座的好多妈妈, 我希望你不是被归在这一类的。为什么? 我这一段是首都师大实验学校,我是这学校家长委员会主任。我的一个外孙子在上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接他回家, 一个小女孩跟他一起回家。小女孩跟我的孙子说, 告诉你一件事, 你千万别告诉我妈, 我那孙子问什么事, 她说我妈就是母老虎。一会儿她妈从对面来了, 我这孙子把刚才嘱咐的话忘了, 他以为老虎是好话,他跑过去说,阿姨,告诉你一件事,刚才那谁说了,您就是母老虎。我要跟大家说, 但是我们不能随便讲, 这家长是某大学的德育副教授,大家思考一下。所以,我说教育成功必须理智为上, 就是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 把握教育法则, 刚才不是有的同志讲到了要把握方法吗? 二、家庭教育中随意性太大,集合性太差表现在哪儿呢? 不按家庭教育规律办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想怎么说孩子就怎么说孩子,不考虑可接受性; 盲目报班,只考虑家长需要, 不考虑孩子正当需要, 好多报班都是家长的意思。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小学的教导主任找我来谈话,他孩子学弹钢琴不想学了, 已经弹到四级了。我说甭学了,我问你孩子报了几个班? 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报了五个班、我说你要把这孩子累死啊, 天天不闲着。他说您说呢? 我说孩子喜欢的报一个, 顶多不超过两个, 这我都写过文章的, 在杂志上发表过, 只考虑自己的需要, 不考虑孩子的需要。我这个孙子现在有一个同学报了三年的剑桥英语了, 现在在班上是英语倒数第二名,浪费钱不说,浪费多少时间啊? 所以我那孙子啥班都不报,现在是三好学生,每天放学第一件事玩一个小时。不是说不可以报班, 但是这个班是孩子要喜欢的。家长都是居高临下, " 自居心理" 严重。刚才的辩论我也有点儿意见,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 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其实这个是不科学的,而且他们辩论也没有体现出一定是孩子做主, 一定是家长做主, 也不是。所以家长的" 自居心理" 一定要克服, 有好多是需要商量的,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一句话, 家长跟孩子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商量。制定家庭教育计划的依据: 1 、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及优缺点; 2 、统领孩子的年龄特点;3 、学校、班级的教育计划;4 、家境与教育条件,你的教育不能超过自己的家境条件。家庭计划要有明确, 要有针对性, 要与孩子讨论制订, 孩子必须认同。其实很简单的, 你这孩子优点是什么? 缺点是什么? 同龄孩子是怎么样的? 你就知道,你激励他的优点,同时有些缺点你要让他去改正。三、口头说教多,多渠道渗透教育少这个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我拿着录音机调查,随着年龄怎长,表扬越来越少, 批评越来越多。我从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五年级一直到初二, 找了 10 个孩子, 就问一个问题: 这几天表扬没有? 批评没有? 一年级表扬、批评几乎全举手; 等到四年级的时候, 表扬的已经很少了,批评的就多了; 到初二的时候几乎八九个都是批评,表扬几乎没有。我就思考一个问题, 难道孩子的成长一定是随着年龄增长多批评吗? 那要这样的话我们在座各位就甭听表扬了,天天批评你可能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