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鼓励质疑 激发创新
佛山三中 毛秀红
摘要:质疑是探究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发掘学生大胆,主动的质疑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以地理教学为例叙述个人的一些探讨性的做法及见解。
关键词:地理教学 质疑能力 发掘培养
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开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又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是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进行创新学习,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因为有疑才能激起学生认识的冲突,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才能领略到创造学习、求索的快乐,从而激发创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及做法:
提高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重要性的认识
质疑问题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如果学生不善于质疑、解疑,则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懂得培养“问题意识”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自觉地把培养“问题意识”作为学习目标之一,明白到不应机械的背诵零碎知识,单纯地应付考试;而应从整体上去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大胆展开想象,冲破常规习惯思维。从多角度、多层面,辩证地去思考出现的问题,能举一反三,拟出多种不同的答案,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变得灵活而富有创造性。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点燃质疑之火
学生有疑而不问,究其原因是与教学不民主、强调师道尊严的传统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地理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谐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与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在心理上感到安全,信心倍增,进一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探索和思考,逐步通过以创新的精神来看待和思考问题,形成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性格特征。如在学习了解时区这一内容后,有位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南极点采用哪一个时区的区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同学都被这一问题所吸引了。因为所有经线都汇聚在两极,南极点应可选用任何时区作为它的时区,这肯定有国际惯例。然而师生手头都没有这方面资料,怎么办?我首先充分肯定了这位同学独到的质疑能力,这说明他已掌握了时区、区时等基础知识、理论;进而把这个问题当作作业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课后查找资料,一有结果就告诉我,看谁先查到。有一位学生真的不负众望,查资料得知:美国南极点考察站(阿蒙森——斯科特站),为方便本站进行日常工作和对外联系,需采用一个规定的时间。由于他们的物资和人员都用飞机从新西兰基地直接运来,因而采用新西兰时间(东12区的区时),比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早4小时。这样学生体味质疑探究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使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得到充分张扬,潜移默化,构成课堂创新的气氛。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尽可能避免指令式、简答式、问答式的教学语言,而尽量使用对学生信任、充满情感的谈话式话语,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既要对喜欢质疑、提不同意见或超过老师认识水平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赏识;也要看到学生思想单纯、认识能力不足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允许其错误的存在;更要能宽容、理解对待学生的“偏常”现象,不能动辄批评,甚至讽刺、挖苦他们。
三、教会学生采用质疑提问的方法
我国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