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毛遂自荐》说课稿.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毛遂自荐》说课稿.doc

上传人:WonderC 2021/11/9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毛遂自荐》说课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毛遂自荐》说课稿
一、说教材
:《毛遂自荐》是《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文言文,安排2课时教学。
:
本文节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列传”记载的是历史上不同阶层有影响人物的事迹,从而反映历史。本文是通过“合从于楚”这一重大事件的记叙,具体表现并高度赞扬了平原君的舍人毛遂的智慧、勇敢及主动承担重任的精神。
本文按照事件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的顺序记叙。秦围邯郸,赵国危在旦夕,毛遂自荐随行平原君求救于楚,他慑之以武,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约之以信,威服楚王,定纵结盟,后平原君引咎自责。文章选材典型、精当,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刻画人物运用了语言、动作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
:

(1)能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把握故事发展的脉络。
(2)继续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理解并熟记课文中出现的成语。(知识和能力目标)
(3)掌握毛遂的人物形象,学****刻画人物的方法。(过程和方法目标)
(4)对历史人物进行简单评价,学****毛遂的精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1)掌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赏析情节的能力。
(2)掌握文中刻画主要人物“毛遂”的方法。
:培养学生精读文本的****惯和能力。
二、说教法:读译结合,分析^p 人物形象,对比赏析人物形象。
三、说学法:指导学生掌握概括文意,总结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你读过《史记》中的哪些故事?(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作品及文章所写事件的背景: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着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少年时代在父亲的指导下专心学****后来又受到良好的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南北,搜寻史料,研究社会,为写《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担任太史令,4年之后开始撰写《史记》。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辨解,触怒了汉武帝,被下狱,受宫刑。他极度愤懑,但为了着史,忍辱生活。出狱后曾任中书令,仍努力写史。公元前92年左右,司马迁完成了《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6年),秦昭王派将军白起在长平大破赵军,活埋赵国降卒40万人。前258年,秦军进围赵都邯郸,赵国分别向魏、楚等国求救,最后终于打退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学生展示朗读、全班齐读。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积累实词、成语的意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文言文的学****要理解基本内容”,“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设计此环节是要落实基础知识,进行积累,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培养学生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
,深入理解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