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港媒: “一带一路”绝非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2014 年 12 月 08 日 13:53 来源: 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0) 4 中新网 12月8 日电香港《文汇报》 8 日刊文称,近来,有人将中国“一带一路”计划( 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与美国战后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事实上,二者从形式到内容乃至出发点都有本质区别。“一带一路”意在共同发展非援助计划“一带一路”的根本属性是“共同发展”, 而不是援助。“一带一路”沿线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或加速阶段, 建设资金短缺,技术和经验缺乏。“一带一路”意在通过互联互通,发挥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实现互通有无、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的目标。“一带一路”旨在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包容开放的精神,不针对第三方, 不搞排他性制度设计, 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 不经营势力范围,沿线任何国家有合作意愿都可以参加。相比之下, “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的援助计划,包含经济和政治双重目标,在根本上服务于杜鲁门遏制战略。二战后, 西欧各国经济凋敝、政治左倾, 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上升,“马歇尔计划”意在通过附加条件的援助, 实现对欧洲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控制, 遏制苏联社会主义的影响,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意识形态色彩浓厚。“一带一路”遵循平等互利不干预他等互利原则。长期以来,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核心是充分尊重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权,合作不附加任何条件。“一带一路”仍将秉持上述原则,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各等参与, 完全根据本国利益自主决断, 共建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台, 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 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是中国与沿线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的长期合作战略, 是全方位的合作政策, 既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合作,也包括金融与人文合作。“一带一路”本着务实、效率原则, 充分利用既有合作机制, 根据沿线国家不同的发展优先和条件, 创新合作形式,灵活推动共同发展。相反, “马歇尔计划”附加了诸多不平等条件,取得干预西欧各国经济政策的有力手段。“马歇尔计划”首先确立了联合援助的条件,即单个国家不能享受援助,将西欧各国共同綑绑在美国的影响之下。此外, 美国还提出了具体的受援条件, 要求受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