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违规广告治理.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违规广告治理.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违规广告治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卷及答案(范文)——违规广告治理满分 100 分时限 150 分钟一、注意事项 1. 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2. 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 40 分钟,作答 110 分钟。 3. 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二、资料 1.“一个上市近 8 年的制药企业, 拥有国家驰名商标, 时时强调它的社会责任, 却为何频频生产劣质药品流通各地?为何大肆虚假宣传,违法发布广告?企业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安徽的唐先生对记者连连发问。对此,羚锐制药董事长办公室吴小姐的答复是:“( 这些事)领导已批示,不参与。”那么,这又卖的是什么“药”呢? 2008 年8月 12日, 记者再次来到中国最大的药品批发集散地——安徽省太和县, 业界称之为“太和市场”,即: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一直等候在这里的唐先生告诉记者, 他的朋友一直在经销郑州羚锐的针剂产品, 几年来确实遇到了不少麻烦,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声誉。他说, 随着国家对药品市场“严管”政策的深入,“太和市场”也在不断地变化,“以前出现了劣药还好说, 现在就没那么好说了, 最重要的是, 经常出劣药很多下游客户就不再来了。”“出劣药一般都是小企业、小品牌, 像羚锐这样的上市公司也出现这样的情况, 就很不正常。不明白的是,它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直都这样? ”唐先生疑惑不解。据了解,郑州羚锐制药有限公司是由上市公司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 2003 年投资组建的控股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针剂生产经营企业之一。然而, 就是这样一家公司,自 2005 年以来, 频频生产劣药( 不合格产品), 并流通到全国各地,达数十个品种,尤以针剂居多。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质检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说:“像这种(指劣药)情况出来后, 我们就把化验单( 各地药监部门出具) 直接转给厂家, 由他们自己去处理这些事情。”为了解原因, 记者曾发采访提纲至郑州羚锐公司, 接收传真的卢先生表示将把传真件转给王董事长,但始终未见答复。易先生是羚锐的“老人”了, 他告诉记者, 羚锐股份的主业——制药, 生产基地仍在新县。对于公司的“违法宣传”,他笑称,“搞营销的,卖产品的,哪有不打擦边球的呢? ” 2. 长期以来, 虚假医药广告如同过街老鼠, 虽然人人喊打, 却一直无法得到彻底根治。 200 9 年2月 16 日,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医疗和药品广告监管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再次对虚假医药广告进行整治。规定刚一出台,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近年来,一批形式创新的虚假医药广告陆续浮出水面——将广告包装成医疗健康节目, 邀请名人担任主持或嘉宾,由演职人员冒充专家、学者作疗效证明甚至是虚假疗效证明,从而麻痹观众,误导消费。不久前一位网友发帖曝光了电视广告中的“神奇变脸”现象: 同一个人却在不同的电视广告中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和姓名, 成为某糖尿病药品医学专家“孙某某”、北大客座教授“张某某”、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吕某”等等, 经查证发现该“变脸”专家竟然是影视公司的演员。某电视剧演员则在多个药品广告中以本名出现, 分别患有牙龈萎缩、牙周炎、风湿骨病、肺气肿、肝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