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雷台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1-2013 年) 一、现状分析: 1、1 学校基本情况学校设施, 雷台小学座落在永宁县最南端, 与青铜峡叶盛镇地三村交接。位居与 109 线国道东侧 800 米处,始建于 1952 年,迄今已有 49 年的历史,学校占地面积 8041 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 平方米, 建筑面积 2130 平方米, 绿化面积达到 1500 平方米, 学校现有图书 3100 册, 生均 册, 现有 2 个光盘播放点, 并拥有卫星资源接受系统 1 套,学生用微机 17 台,教师教学用机 2 台。 2、师资队伍: 现有 6 个教学班, 在校学生 125 人, 教师 10人, 平均年龄 47 岁,其中小学高级 7 人,一级 3 人。本科学历 2 人,大专学历3 人,中师学历 5 人,市级骨干教师 3 人,学历合格率 100 % ,中共党员 5 人。 3 、学生现状:我校是本村的一所翻建学校,学生来源是本村的适龄儿童, 从学生整体情况分析, 个人行为, 基础知识,学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课外知道和实施家庭教育的方法上。 1、2 学校发展的机遇和潜力 1 、领导班子的优势: 学校规摸虽然小, 但校委会班子团结协作, 凝聚力强, 能够用心想事,用心抓落实。 2、学生优势我校在学生中开展“书乡进校园,快乐读书活动”学生能够认真上好 15 分钟早读、晚读,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3 、管理优势我校管理规范有序,各类制度健全,资料是比较全的,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 学校党支部在党员教师中开展了争优活动(学习争优,师德争优,教学争优,遵纪守法争优,安全工作争优) ,通过对每位党员评议,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3 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 1 、学校硬件设施:几年来频繁的更换领导,已经配备的学生用微机出现了问题, 能够运转的机子就 10台。没有投影机, 实物展示台等。 2 、师资队伍建设(1) 师资结构不合理, 10 名教师 50 岁以上 6名, 中老龄化严重, 缺少知名教师, 老教师方法陈旧, 观念更新不快, 不讲究更新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缺乏创新精神,网络教研,教学研究能力欠缺。(2 )教师学科配置不合理,缺少专职的音乐教师,体育教师。有绘画教师, 但学生少, 教师编织少, 必须要安排语数, 而不能只带美术课。老教师任高段数学不出成绩,学生家长满意度低。 3 、学生生源(1 )学校生源是本村的学生,但学生行为与能力两极分化严重。(2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结合不到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主要表现在家长文化层次低,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关心不够, 家庭教育方法不科学, 和学校的教育配合不好, 学生行为习惯缺乏持之以恒,学校家庭之间虽然沟通,尚未开始教育的真正合力。 4 、学校管理(1 )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学校管理还欠缺系统性。(2 )校园文化底蕴不深,有待进一步提升。(3 )回永宁居住的教师太少,租车上班租不上,班车到雷台,早上时间太迟, 这样在雷台小学工作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5 、发展机遇(1 )按照县委教体局优化教育资源的安排布置,雷台小学暂不属于撤合并学校,学校规模继续很小,但力求做到小而美。(各项工作及时完成) (2 )国家逐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 政府逐年增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使学校逐步摆脱办学经费紧张的局面。 6 、面临的挑战(1 )生源太少,家长对学校的希望太高,教学中补差工作压力大, 使学校能否确保李俊学区的前几名。(2 )校本培训基本上流于形式,教学教研缺少紧扣课例研究,缺少为改进某一种教法的深度研究。小专题研究意义甚小。(3 )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进一步提升,一年来先后派两名教师到北京, 大连去学习。但总体来说, 新思想滞后, 教师跟不上教改的节奏, 对课改理念认识还比较浅, 思想观念的转轨, 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待进一步提高. (4) 信息技术的运用太差。( 跨越式课题在本校都无法实施) 逼迫大龄教师要学微机。二、学校发展目标规划。 2、1 学校发展总目标今后的三年,办学规模 6 个班, 120 名左右的学生,每年巩固率达到 97% 以上,毕业率达到 98% 以上。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队伍素质相对过硬, 教育教学质量在李俊学区比较好的学校, 学校管理比较规范, 校园面貌较好, 校园文化更加浓厚, 综合考核位居李俊学区的前三名。 2、2 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 教师将不断指导和激励学生的学习, 为学生提供方法, 关心学生的心灵成长, 情绪、情感、个性发展, 致使人格形成。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