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格式:doc   大小:4,390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布罗奇迹 2021/11/12 文件大小:4.2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题满分:150 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查范围:高考范围
考生注意: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试题、答题纸和答题卡上或贴好条形码,考生要认真核对涂准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考试结束,监考教师要将答题纸和答题卡按对应次序排好、核对、收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春心态:“五四”文学审美心理素描
这个概括来源于徐志摩,《默境》中他写道:但见玫瑰丛中,青春的舞蹈与欢容,只闻歌颂青春的谐乐与欢踪。轻捷的步履,你永向前领;欢乐的光明,你永向前引,我是个崇拜青春、欢乐与光明的灵魂。
这里青春、欢乐、光明是三位一体的,“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五四”作家不是将欢乐当成是一种消费
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憧憬,前文所及李大钊《青春》一文与上文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郭沫若也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是“年轻的祖国”,“五四”作家的青春气息是如此地富有感染力量,主体的气息投掷于对象的身上,使得对象也变成青春勃发的了。祖国在更生,是年轻的祖国;时代在变化,是年轻的时代。这种整体的青春气息在“五四”时代的文学杂志的名称上也可以明确地看出,《新青年》、《新潮流》、《少年中国》、 《猛进》、《创造》、《狂飙》等等都是一种青春风格的命名。“五四”文学审美心理上的青春气息几乎是不证自明的。“五四”作家的忧郁是青春的忧郁,“五四”作家的幻想是青春的幻想,他们对于青春的迷恋已经到了走极端的程度,钱玄同甚至说过不可理喻的话“人过四十该枪毙”。 (摘编自葛红兵《正午的诗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四”作家的宗教是青春、欢乐与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由于他们将欢乐与光明融合在个体的生命形态之中,所以“五四”作家的青春教又是光明教和欢乐教。
B.“五四”文学运动的转向是指以自虐、黑暗、老年心态为特征的封建文学向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五四”青春型文学的转向。
C.“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终结了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催生了中国现代的青春型文化,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运动。
D.“五四”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具有历史和时代生活基础的,梁启超、李大钊和郭沫若等为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引用徐志摩《默境》中的诗句,为论述“五四”文学的鲜明特征
奠定了昂扬、欢乐的基调。
“宗教”其实是指“五四”作家的追求和向往,这里运用了比喻的论证方式。
C.文章第三段先以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为例,然后以李大钊的文章为例,集中论述了青年一代在
“五四”时期的重要作用。
D.文章四、五两段的论证思路是相同的,一开始就提出论点,然后列举事实加以佐证,很有逻辑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引述徐志摩的诗句,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出青春、欢乐与光明这个话题,为论述“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这一主旨服务。
B.一个时代的作家主体特性往往决定一个时代的文学性质,中国封建时代的作家群以士大夫为主体,体现出一种老年心态,因此李大钊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
C.“五四”新文学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平等并列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从封建文化向新文化转变的背景中,前者与后者是相应和的。
D.“五四”新文学的创作主体是青年,“五四”文学是青年的文学,那么,“五四”新文学的读者群自然是青年,他们的青春气息使祖国成为年轻的祖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康乡长的忙侯发山
南湾村地处偏僻,山里没什么矿藏资源,村里也没一家企业,是石庙乡有名的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