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及案例.docx

格式:docx   大小:4,54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及案例.docx

上传人:才艺人生 2021/11/12 文件大小:4.4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及案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及案例
第二个阶段,产业主导特征
1、发展阶段:产业主导阶段
2、产业聚集动力:产业链导向。各种生产要素重新整合,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具有较好的产业支撑与配套条件
3、产业发展需求因素:一定的配套服务和研发能力,这时期企业主要依靠外部科学结构和大学的支撑,因园区内企业自身能力较弱
4、园区功能:以产品制造为主
5、与城市发展关系:相对脱离(串联式)
6、核心驱动力:由政府的优惠政策等“外力”的驱动
7、主要产业类型: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
8、产业空间的形态:纯产业区,在空间上呈现沿交通轴线布局,单个企业或同类企业聚集
9、园区增值方式: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贸-工-技。可称之为“高技术产品生产基地”,其增值手段主要是“产业链”
10、代表园区:我们目前大多数发展较好的高新区基本处于这阶段
第三个阶段,创新突破阶段
1、发展阶段:创新突破阶段
2、产业聚集动力:创新文化
3、产业发展需求因素:高素质人才、较好的信息、技术及其他高端产业配套服务。园区自身能力不断增强
4、园区功能:研发型。科技产业区、制造、研发复合功能
5、与城市发展关系:相对耦合(中枢轴辐式)
6、核心驱动力:内力为主。技术推动、企业家精神
7、主要产业类型:技术密集型、创新型产业。高速信息网络技术、生物技术、新型能源技术、新村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等重要的新兴领域。
8、产业空间的形态:产业社区。产业间开始产生协同效应,在空间上形成围绕产业集群圆层布局
9、园区增值方式: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贸-工-技。其增值手段主要是“创新链”
10、代表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台湾新竹、法国
索非亚高科技园区
第四个阶段,现代科技都市
1、发展阶段:财富凝聚阶段
2、产业聚集动力:高势能优势
3、产业发展需求因素:高价值的品牌、高素质的人才资源、高增值能力和高回报率的巨额金融本
4、园区功能:复合型(事业发展中心+生活乐园)。现代化综合城市功能,产业集聚地,人气的集聚区、文化的扩散区、资本的融通区
5、与城市发展关系:紧密整合(多极耦合式)
6、核心驱动力:高价值的“财富级”要素的推动
7、主要产业类型: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及其他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
8、产业空间的形态:综合新域。在空间上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完全融合
9、园区增值方式: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技-贸-工。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
科技服务业为主体,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财富链”
10、代表园区:美国硅谷
产业园区规划基本原则
总体思路:落实 “两个加快”战略部署,突出“两化”联动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实施“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布局调整,着力推进“五向发展”,深入推进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园区产业关联度、集中度和产业特色,以关联项目形成产业链、以产业链优化提升产业园区,以产业园区构建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催生特色产业带,着力推动运行方式集聚化、布局方式集群化、发展方式集约化,使产业园区成为我省壮大提升“7+3”产业和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为全省工业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
中机院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必须坚持“五向发展”基本原则。
一、关联发展原则
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展开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布局,发挥优势产业、优势企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推进龙头企业加强标准化建设和实施产品、技术扩散,支持园区内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配”型中小企业开展协作配套,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推动产业、企业形成配套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的良性格局,提升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成链发展原则
坚持把培育完善优势产业链作为新的产业竞争格局下大力发展“7+3”产业的重要路径,构建深化产业链整合发展的机制,推进企业、项目之间在产业链延伸方向上建立相互配套、分工协作关系,形成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发挥作为优势产业链“链核”的龙头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带动作用,推进产业工艺流程再造,提高制造能力、加工深度和产业附加值,切实增强企业对产业要素资源的配置能力、控制能力和综合成本消化能力。
三、集聚发展原则
强化产业配套能力、公共基础设施和政策市场环境建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成提升
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推动产业关联的企业合理流动、入园发展,推动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集聚发展态势,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