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化石吟》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化石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花双韵芝 2021/11/13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化石吟》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化石吟》教学设计
《化石吟》教学设计
1 / 2
《化石吟》教学设计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 @新世纪教育网
十六 化石吟
知、能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葱茏、骸骨、海枯石烂、日转星移、引颈长吼。
2、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并适度拓展。
过程、方法: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诗歌节奏之美。
情、价目标: 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的丰富感情,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 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和想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想:
课文是一首科学诗,即是以诗歌的形式写科学内容。书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自然的伟大、科学的神奇。
诗句较为浅易,理解难度不大。关键是在理解的深度上下功夫,所以要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扫清理解障碍,从而更容易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思维,将语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师可适当摘引有关化石的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激发其对科学对自然奥秘探索的兴趣。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故事导入:在远古时代的某一秋日里,一头凶猛的猛犸象漫步在西伯利亚的一条河岸边,不时用长鼻子将青草和树枝卷进嘴里。突然,河岸塌陷,巨大而笨重的猛犸正要奋力挣扎站起来的时候,岸边的大山也瞬间崩裂,大量沉重而坚硬的岩石飞了下来,砸在它的身上 1901 年,考古学家找到了这头猛犸象的化石,人们发现这头猛犸象保持一种坐姿死在一块坚硬的大土块上,头骨有损伤,肌肉中有明显的充血现象,胃中尚有没有消化的食物——树枝和青草,甚至嘴里还有一束没有来及咽下去的青草。
这是科学家们根据化石保留的物质进行的研究和想象,所以,有位诗人用诗歌写道: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
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 ? 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
学抒情诗《化石吟》。
(板书课题、作者及体裁。)
二、诵读感知:
《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
1、请一位预****过的同学试读。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纠错。
2、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感情和节奏的把握。
3、学生模仿诵读。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4、小组交流:
a.勾画、积累重要词语。
b.逝去万载的世界真的重现了吗,沉睡亿年的石头真的说了话吗 ? 从诗的那几节可以看出来?面对化石,诗人的思维活动过程是怎样的?
新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新世纪教育网
《化石吟》教学设计
《化石吟》教学设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