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精品]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四课提纲.doc

格式:doc   大小:8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品]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四课提纲.doc

上传人:小雄 2021/11/14 文件大小: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品]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四课提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皇权、相权合一)
1、 背景:
⑴、根本原因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在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 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⑵、明太祖认为元朝的制度妨碍皇权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P16历史纵横)废除行中书省后,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宰相职权随之扩大。
⑷、直接原因是宰相胡惟庸骄恣擅权,是其借口。
2、 措施:
(1)、地方: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 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
归纳:秦、西汉、宋代和明朝各设立了哪些监察机构?
⑵、中央:1380年,因丞相胡惟庸试图造反,被明太祖诛杀,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 影响: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解决,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走向极端。(教材 P16资料回放)
二、 内阁的出现
1、背景
明太祖废丞相制,职分六部,隶属皇帝。使秦汉以来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废除了,也改 变了有史以来君主通过相职管理国家的历史,君主成为国家的行政首脑,极大地加强了皇权。 “宰相”之“宰”有主宰之意,“相”意指辅佐,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决策机要一但权力过大也严重地威胁到君权,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造成深刻了的君相 矛盾。
国无辅臣难行。“废宰相,权分六部”,有效地防止了皇权旁落,加强了君主权力,这是 君相矛盾不可调和的表现和必然产物。但废相后的皇帝日理万机,感到力不从心。如此一来, 如何帮助政务繁多的皇帝处理国家事务,则成为废丞相制后凸显出来最大的问题了!
2、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名称
职权
特点
明太祖
设立殿阁大学 士
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奏章
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
设立内阁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地位渐上升
明中后期
可以草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
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3、内阁的地位:(特点)
⑴、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 机构;
⑵、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 决于皇帝的批红。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一叶向高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
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4、对内阁的认识
内阁是明代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只是对皇帝决策和处理国家政务起辅助作用,不可能 对皇权起到制约的作用。与西方的内阁比较,西方内阁是权利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 权,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课本学思之窗答案
⑴、同意。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其权力主要有两项,一是参谋最高决策权(决断 权在皇帝),一是总领最高行政权。因此,宰相参与国家决策并执行,一方面起到辅佐皇帝 治国的作用,另一方面对皇权又具有制约作用。
⑵、利:有利对加强皇权,防止权臣专权。
弊:①、皇权过于集中,在“人治”的封建时代,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会造成皇权 旁落,出现宦官专权。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无暇处理国家事务。
三、军机处的设置一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1、 清初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