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892629196 2021/11/1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时间:2021年11月14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1 -页共4页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方案)一: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一、概述
课文是小学阶段,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的开篇之作。完成本课教学共需要两个课时。学****中,让学生围绕"中华不振'这四个字朗读课文,找出体现中华不振的句子,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再补充租界的课外资料,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深藏于心的爱国情感。通过这篇课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们中国曾经所受的屈辱,在历史中得到教训,使他们反思为何中华不振。同时,希望学生能从周恩来远大的志向、博大的胸襟中受到一点启发,反思自己读书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分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的过程,深入地体会周恩来树立志向的情感历程。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2、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的远大理想。
三、学****者特征分析
时间:2021年11月14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2 -页共4页
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课始,老师通过和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学****目的,从而为本节课学****周恩来的远大胸襟作以铺垫。由于事情发生在100多年前,学生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甚少,因此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学生的朗读体验,观看课件激发孩子的内心体验,使孩子在体验中感悟旧中国"中华不振'的悲惨,从而理解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中需准备的资源有:
1、让学生搜集旧中国租界地的资料。
2、课件准备:租界地图片及租界地内中国人民受欺侮的资料。
课文中便于学生重点学****的关键语段。
六、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揭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时间:2021年11月14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3 -页共4页
2、解题。之,的。崛起,兴起。题目意思: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
二、复****br/>1、先来读一组词语。
中华不振疑惑不解铿锵有力
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耀武扬威衣衫褴褛得意洋洋
2、回忆课文内容,试将词语带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