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桃花运”的渊源探索及其演变发展
“桃花运”的渊源探索及其演变发展
(西华师范大学2011级9班李秋平201102340917)
摘要:桃花对于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桃花运”也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这样说 来,“桃花运”在当下人们的用法中多用来指代美事和对事物的喜爱,是一个褒义词;然 而,当我们去探索“桃花运”的历史渊源,似乎今天曲解了它原本所指,在古代“桃花 运”主要指涉淫行为,是对人们行为的贬斥。简简单单的一朵桃花儿怎么就演变成了很有 意思的“桃花运” 了呢?桃花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种意象,例如:对爱情的赞美,对生命的 礼赞,古代文人失意的精神寄托,还有命运遭遇的寄寓等等;这些桃花的意象和今天人们 口中的“桃花运”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桃花;意象;桃花运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也是一个花的王国,文学与花的结合,赋予了花不
同的文化意蕴”。桃花是我们最熟悉的花朵儿,那句歌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也是家喻户晓的,人们也经常说某个人“走桃花运”。何谓“桃花运”?就是指男女之 间的情事,说某个人令异性着迷,很有异性缘。今天的人们所说的“桃花运”是多指褒 义,事实上,在历史中却是一个贬义词,指一种涉淫行为。下面我们将通过桃花的意象来 探讨“桃花运”的真正所指。
一、“桃花运”的渊源探索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千百年来,文人骚客将桃花异彩纷呈,说不尽,唱不完,没有 别的,只因那对桃花,那对生命,对我们家园深深地爱,从来没有离开”。②“桃花运” 由桃花寓意中来,因此,让我们回到古代诗歌中去了解桃花的意象:
(一)青春和生命的礼赞
最早桃花一词的出现可谓是上古时期的神话《》:“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 林。”③其中的“邓林”就是指的桃林,夸父与日逐走,不畏日晒不畏道渴,这种精神与 力量正凸显了生命力的刚强。
充满激情的生命像盛开的桃花,灿烂而热烈。王维在《辎川别业》中写到“雨中草色绿 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唐太宗李世民也深深喜爱桃花的美,他在《咏桃》中咏到:
“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状。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番。如何 仙岭侧,独秀隐遥芳。”桃花红得喜庆,开得热烈,正如生命的蓬勃迸发,这是青春的象 征、生命的象征。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刘长卿《杂咏八首上礼部李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明媚的春光,艳 丽的桃花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桃花的生长环境也不似牡丹那么娇贵,生长于野外甚至在山 涧之中,体现了桃花旺盛的生命
(二) 大自然美的使者和春天的代名词①
汪浩.《论桃花的双重文化意蕴》[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2期,2006年 3月海夫.《桃之夭夭一桃花文化的四大传统意象》[J].西部广播电视,2009年2月
王红旗、孙晓琴.《》[M].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年4月,第54页1 “烂漫芳菲,其色甚媚”,①今天我们踩着春天的脚步去踏青, 欣赏桃花;今天我们去旅游观看桃花的美丽;桃花是赋予了大自然的美丽的使者。《埠 雅》中说“天下之美有不得而兼者,桂花优于香,桃花由于色,梅花早而白,杏花晚而 红”,桃花的美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