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肌肉注射硬结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ppt

格式:ppt   大小:697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肌肉注射硬结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1/14 文件大小:6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肌肉注射硬结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肌肉注射硬结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第一页,共14页
硬结产生的机制
药物局部刺激或连续、长期反复在同一处注射,导致局部组织水肿,肌纤维受损、变性、萎缩、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药物吸收不良形成。
第二页,共14页
硬结产生的原因
一、药物因素




二、患者的机体因素

三、操作因素
第三页,共14页
1、 药物的溶解度:某些药物的溶解度很小,如普鲁卡因青霉素油剂、黄体***油剂等常在注射处因吸收缓慢而形成硬结。***喹、***等在注射部位极易析出药物结晶,难以吸收,形成肿块。
刺激较强的药物:青霉素钾盐、***霉素、链霉素、林可霉素、氨茶碱、硫酸阿托品、治疗贫血的铁剂等,注射后都容易出现硬结、疼痛。
由于肌注药物的理化性质、pH值、剂量、浓度以及个体对药物的吸收不同,肌肉刺激较强的药物不够或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等因素,都能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
药物吸收速度:吸收速度越慢,局部越容易产生硬结。
药物因素
第四页,共14页
,肌肉活动量相对减少,药物的吸收速度变慢,注射时也容易发生硬结。
,药物注入脂肪层,而未达到肌肉层,药液在脂肪层停留时间较长,刺激组织,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病人紧张、恐惧造成肌肉紧绷,不放松,使药液积聚在一个部位,影响药物的吸收,形成硬结。
机体因素
第五页,共14页
操作因素
,动作粗暴,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注射,针头的刺激,使肌纤维逐渐萎缩、变形。
,药物注入脂肪层而未到达肌层,脂肪层内血管分布少,药物停留时间长,结晶析出刺激组织引起组织增生,包绕结晶体形成硬结。
,致使组织间隙承受不了较大的压力引起撕裂性损伤,造成硬结
第六页,共14页
预防措施
避免药物因素的影响:注射油性药剂时,一定要深部肌肉注射并经常更换部位,拔针后及时按压,可避免药液反溢、外渗的发生。
溶解药物的溶液一定要合理,量不要过多,能完全溶解就可以,2毫升可以溶解的,绝不用4毫升,且现用现配,从而避免放置时间过长引起药液浓度变高。
减少操作因素的影响:注射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要在同一部位,长期注射的病人,轮流两侧臀部注射。
第七页,共14页
注射时深度适宜,一定要到达肌肉层,以保证 药物的最好吸收。注射时要做到“二快一慢”速度要均匀,使药物缓慢均匀注入肌层,而不致形成急速冲击,造成组织损伤。对于药液量多的药物,在推药时,可试着将针边推边往外拉,这样一来就避免了药液在同一部位堆积,刺激组织引起疼痛。选择合适的针头,要锋利、无勾的。
注射完拔针后用干面签按压,之至不渗血、渗液为止,不能用安尔碘棉签按压,切忌用力揉擦,以免引起内出血而至注射部位青紫疼痛,产生硬结。
预防措施
第八页,共14页
改善病人机体因素:对注射恐惧的病人要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主动与病人交谈,分散注意力,使其身心放松,配合治疗。肌注后嘱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对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注射部位给予按摩或热敷,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
预防措施
第九页,共14页
硬结的治疗方法
马铃薯生切片外敷法:用新鲜老土豆洗净切片()贴于硬结处,外用纱布敷着,然后用胶布固定。每晚敷30分钟(因白天要肌肉注射)。每次外敷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一般连敷3-5天,硬结就逐渐软化,甚至消失。
第十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