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   世界贸易组织确立与
发展基础
第一节 有节制的自由贸易理论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国际贸易利益协调
第一节 有节制的自由贸易理论
一、自由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自由贸易理论的产生
(二)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贸易自由化
(一)自由贸易理论的产生
自由贸易理论(Free Trade Theory)起始于
法国的重农主义,成论于古典派政治经济学,后来
又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在古典派政治经济学前,
法国的重农主义(Physiocracy) 与英国学者休漠 (D
.Humo)已经提出自由贸易的主张。重农主义提倡
商业的自由竞争,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并
反对课征高额的进出口关税。休漠主张自由贸易,
并提出“物价与现金流出入机能”的理论,批驳重
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
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代表亚当·斯密 (A.
Smith)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
究》首先提出为获取国际分工利益,实行自由
贸易的理论。后由大卫·李嘉图D.Ricardo)
加以继承和发展。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如穆勒、
马歇尔等人进一步对自由贸易理论加以阐述和
演绎。
(二)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
●自由贸易政策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在自由贸易下.各国可以按照自然条件 (亚当
·斯密)、比较利益 (大卫·李嘉图) 和要素丰缺 (俄
林) 的状况,专心生产其最有利和有利较大或不利
较小的产品,进行各国的专业化。
●扩大国民真实收入
在自由贸易环境下,每个国家都根据自己的条
件发展最擅长的生产部门,劳动和资本就会得到合
理的分配和运用。再通过贸易以较少的花费换回较
多的东西,就能增加国民财富。
(二)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
●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可进口廉价商品,减少国
民消费开支。
● 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
济效益。
独占或垄断对国民经济发展不利。其原因是:
独占或垄断可以抬高物价,使被保护的企业不求改
进,生产效率降低,长期独占或垄断会造成产业或
企业的停滞和落后,削弱竞争力。
(二)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
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
李嘉图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人的名义工
资会不断上涨,从而引起利润率的降低。他认为,
要避免这种情况,并维持资本积累和工业扩张的可
能性,唯一的办法就是自由贸易。他写道:“如果
由于对外贸易的扩张,或由于机器的改良,劳动者
的食物和必需品能按降低的价格送上市场,利润就
会提高。”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1)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2)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际化。
(4)国际分工向广化与深化的发展。
(5)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靠的加强。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1)1947年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
大幅度地降低了进口关税税率。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发达
和发展中缔约方进口平均税率已分别降到5%和15%以
下。(2)经济贸易集团内部逐步取消贸易壁垒,推行
贸易与投资自由化。(3)一些经济集团给予周边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国家以优惠关税待遇,如欧洲联盟与非、
加、太地区发展中国家通过《洛美协定》给予优惠待遇。
(4)在1968年第2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通过
了普惠制决议,发达国家答应给予发展中国家普遍的、
非歧视和非互惠的优惠待遇。(5)发达国家主动放宽
进口数量限制,放宽或取消外汇管制。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1)贸易自由化的基础雄厚。与历史上的自由贸易
政策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贸易自由化具有如下的
特点:①美国是战后贸易自由化的倡导者与推动者。②
经济与贸易的大发展。③跨国公司的要求。
(2)贸易自由化发展很不平衡。在经济发展不平衡
规律作用下,加上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
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