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6年度湖北省工程建设(勘
察设计)质量管理小组成果资料
攻克建阳坝地区岩溶管道水
开采难题
湖北建始建阳坝水文地质勘探QC小组
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2006年3 月
攻克建阳坝地区岩溶管道水开采难题
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建阳坝水文地质勘探QC小组
图1 建 阳 坝 地 形 图
建始县火车站
,属岩溶作用强烈发育的岩溶石山地区,水资源匮乏,缺水一直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壁垒(见图1)。正如当地流传的“挑担水桶到处转,挑回一担黄泥浆,人人用水贵如油,家家有个挑水汉;人在崖上山间位,水在崖底谷中流,看水流,吃水愁;一盆洗脚水,喂猪还喂牛,吃碗苞谷饭,没有漱口水”等民谣,是当地缺水现状的真实写照。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下,为解决当地缺水现状,建始县人民政府于2002年5月以建政〔2002〕17号文呈报省国土资源厅,请求对建阳坝进行水文地质勘探,解决当地用水困难。我院承担的《湖北省重点岩溶地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项目2005年度工作主要是对盆家河流域展开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建阳坝地区属该流域范围。为此,建始县政府委托我院在建阳坝地区布孔找水。为开采岩溶管道水,打破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院责成本项目组承担找水工作。(见图1)。
1、QC小组概况
小组成立时间:2005年8月15日
小组名称:湖北建始建阳坝水文地质勘探QC小组
课题名称:攻克建阳坝地区岩溶管道水开采难题
QC小组登记注册时间:2005年8月15日
QC小组年登记注册号:鄂水地勘2005-QC-3
小组类型:技术攻关型
小组活动次数:6次
全员活动参加率:100%
小组成员平均接受质量教育时间:50小时
小组成员:全组共有成员7人,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3人,详见表1。
表1 QC小组成员一览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组内职务
职责
杨世松
男
45
教授级高工
组长
全面负责
吴慈华
男
31
工程师
副组长
组织实施
刘 波
男
26
工程师
组员
具体实施
周 宁
男
43
高级工程师
组员
具体实施
陈海洋
男
48
高级工程师
组员
具体实施
陆柏树
男
36
高级工程师
组员
具体实施
宋 群
女
32
工程师
组 员
具体实施
2、选题理由
建始县筹建县级市,建阳坝修建火车站,区内地下水资源极度匮乏。
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现状的要求
当地属严重缺水区,90%的村民靠天吃水,遇大旱则无水可吃
当地居民日常用水
极度困难
我省目前尚无开采岩溶管道水成功的先例,成功开采可填补湖北省相关技术空白。
院 内 要 求
攻克建阳坝地区岩溶管道水开采难题
选 定 课 题
3、现状调查
宜万铁路在建始县城郊区的建阳坝建一火车站,该地区又是规划发展建市后的城镇居民主要迁居地。现有90%的农户,约25000人饮水特别困难,需打出日产水量约400立方米左右的大水井,方能解决居民日常用水困难的局面。
建阳坝地处河间地块中央部分,地形条件复杂,地表、地下分水岭不一致,地下水迳流途径不明,地质构造复杂,受建始大断裂影响,次级断裂构造发育,影响地下水流向因素较多,岩溶强烈发育,碳酸盐岩地层质纯层厚,地表分布有许多岩溶洼地、落水洞,岩溶地下水赋存条件极其复杂。
工作区属裸露型岩溶石山地区,岩溶发育的极不均匀性,导致了地下水赋集的极不均匀性。本区地下河埋深大于100米,河系宽度不足5米,且在地下蜿蜒曲折,取水井孔位易偏离地下河。
经访问当前正在施工的宜万铁路线路勘察钻探情况发现,在此区钻孔一般为干孔,干孔率达95%;仅局部地段存在少量的上层滞水,有水钻孔仅占
5%。历史资料反映:湖北省开采地下构造裂隙水成功率约25%,开采地下岩溶管道水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结论:在本地区地质环境条件下,开采岩溶管道水难度大,成功率低,如何确定地下河的空间展布位置和钻孔孔位是本小组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4、确定目标
目标值
打出日产400立方米的岩溶管道水水井,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的需求。
设定目标值的依据
、成串珠状出现的岩溶槽谷洼地及其内发育的地下管道流的多处进口-消水洞、落水洞,根据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