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长城》听课反思之一
九洲基小学精品课程研究成员罗美燕
今天听了梁敏华老师执教的《长城》的第一课时,再次领略梁老师淡 定从容的教学风格。纵观整节课,梁老师的课堂让我学到的东西很多。
一是教学目标的定位准确。
梁老师在备课时,对教材研读得透彻,她不是为本节课备课而备,而 是把整节课放在一个大的语文环境里,她结合小学语文阶段的学习目标, 结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来设计 教学目标。
二是四平八稳的教态。
也许是因为自己在教学时,当发现预设的内容学生达不到要求时,心 里就难免着急。但梁老师却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娓娓引导学生再次通过朗 读去理解,去感悟。
三是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
上课伊始,梁老师亲切地问:“同学们,到过长城吗?想不想去看看? 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先去领略一下长城的风光。(听歌曲《长城长》)看 了以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
通过美丽的长城风光,在激情昂扬的《长城长》歌曲中,让学生神游 长城,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基调,让学生自然而 然地走进长城,感受长城,走进文本。
教学片断:
师: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从哪里可以看出长城的长?媒体显示第一
句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
师: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个句子把 长城比做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生:这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介绍了长城的总貌。“崇山峻岭”说明了长 城修筑的地理环境,“蜿蜒盘旋”写出了长城随山势而走向的雄伟气势。因 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样比喻更显示了长城的气魄雄伟。
师:你还可以把长城比做什么?
生:远看长城像一条彩带在群山中飘舞。
生:远看长城像灰色长龙,飞舞在崇山峻岭之间。
生:远看长城像条玉练,镶嵌在碧绿的地毯上。
师:看着地图,找一找长城经过的省市:是啊,长城绵延万里,途经 了我国的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十多个省市, 据说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到的照片中,其他建筑物都是模糊不清的,只有 中国的万里长城清晰,可见长城的气势磅礴。
梁老师抓住文本的重点词句,让学生进行说话,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 同时,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
一节课下来,梁老师带领学生穿行在万里长城的雄伟壮丽,我们听课 的老师也仿佛游了一回长城。
《长城》听课反思
小榄九洲基小学精品课程研究成员梁敏华
《长城》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体会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罗美燕老师在第二课时的教学 上,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来帮助学生感悟课文。
一、创设情景、想象画面,体验情感。
儿童时期是一个充满想象和梦幻的时期。形象而充满情感的文学作品 最容易为这种想象和梦幻插上美丽而有力的翅膀。如何挖掘《长城》一课 的审美因素,用形象而又生动的言语带入审美情境,用言语的诱导和音乐 的渲染展开学生梦想的翅膀,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去经历, 去观察,去欣赏,甚至去创造,在审美想象中体验,用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发展情境,深化情境。罗老师采用了对“血汗”一词的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