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财务管理税务规划}出口
退税政策讲解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自产货物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计算机软件出口(海关出口商品码
9803)实行免税,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或退税。
(二)生产企业出口的视同自产产品
1、生产企业出口外购的产品,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视同自产货物办理退税。
(1)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
(2)使用本企业注册商标或外商提供给本企业使用的商标;
(3)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
2、生产企业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配套出口的产品,若出口给进口本企业
自产产品的外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视同自产产品办理退税。
(1)用于维修本企业出口的自产产品的工具、零部件、配件;
(2)不经过本企业加工或组装,出口后能直接与本企业自产产品组合成成套产品的。
3、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可认定为集团成员,集团公
司(或总厂,下同)收购成员企业(或分厂,下同)生产的产品,可视同自产产品办理退
(免)税。
(1)经县级以上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为集团公司成员的企业,或由集团公司控股的生产企业;
(2)集团公司及其成员企业均实行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3)集团公司必须将有关成员企业的证明材料报送给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
4、生产企业委托加工收回的产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视同自产产品办理退税。
(1)必须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或者是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再委托
深加工收回的产品;
(2)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
(3)委托方执行的是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4)委托方与受托方必须签订委托加工协议。主要原材料必须由委托方提供。受托
方不垫付资金,只收取加工费,开具加工费(含代垫的辅助材料)的增值税专
用发票。
生产企业出口自产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产品,实行免征消费税办法。
◆出口企业(包括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下同)出口《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
税率的通知》(财税[2003]222 号)及其他有关文件规定的不予退(免)税的货物,应分别按下列
公式计提销项税额。
一般纳税人:
销项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 x 外汇人民币牌价)÷(1+法定增值税税率)×法定增值税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 x 外汇人民币牌价)÷(1+征收率)×征收率
出口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不予退(免)税的货物,须按照复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与
所耗用进口料件的差额计提销项税额或计算应纳税额。出口企业以来料加工复出口方式出口
不予退(免)税货物的,继续予以免税。
(三)有关“免抵退”税的计算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出口货
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委托代理出口的,出口发票可以是委托方开具的
或受托方开具的),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的,应扣除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
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若申报数与实际支付数有差额的,在下次申报退税时调整(或年终
清算时一并调整)。若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离岸价,企业应按实际离岸价申报“免、抵、退”
税,税务机关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
例》等有关规定予以核定。
“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上期
结转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从国内购进的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
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为: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的
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
额)-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
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上期结转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
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购进的免税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
物退税率)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应“免抵”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的计算
1.当生产企业本月的销项税额≥本月的应抵扣税额时,应纳税额≥0,即本月无未抵扣完的进
项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0
当期应“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