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术
“鸣、翠、船” ,认识“舟”字
旁。
,背诵全诗。
,初步感觉诗歌的对仗。
过程与方法
、构造识字等识字方法,帮助学
生积累、运用识字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通过着手“摆一
摆”活动,认识诗意,获得情感体验,感觉语言美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诗句描述,感觉自然的美好,向往热爱祖国
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并理解生字 “鸣、翠、船”,认识“舟”
字旁。
难点:通过诗句描述,感觉自然的美好,向往美
好的情境。
【教学准备】
字卡、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生入境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季节吗?看到这样的美景,你的心情怎么样呢?在一千多年前,有一位大诗人,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清晨,推开窗子,闻到了花草的清香,听到鸟儿的鸣唱,看到了满眼的春光,于是触景生情,提笔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句》(适时板书),传诵至今,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大诗人是谁呢?
二、走近作者,诗题释析
师:其实这位大诗人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先来看
看他写的诗(课件出示《江畔独步寻花》 ,指名读诗,
最后揭示作者――杜甫, 适时板书。出示杜甫的图片,
师生共同回首作者简介引出写诗背景简单介绍。 )
三、共读诗文,初步感知
师:现在就请大家打开书,高声地读一读。像以前同样,有不认识的字,请书后生字表中的拼音或许请其他同学来帮忙。(生高声读诗一分钟。)好,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想第一个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读
诗,生生互评,适时指导朗诵),同学们读得越来越好了,能不能也给老师一个时机, 我也想读一读,好吗?(师借课件范读,学生评)
四、感悟诗情,巧配“画”意
师:通过方才咱们一同读诗,老师发现,有的同学都已经背下来了,这就是学古诗的最好方法呀,多读成诵,有一句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出示第一句诗卡,贴在黑板上。
预设解决:鸣。
出示字卡,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剖析“鸣”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说出,小鸟口里发出的声音就是鸣,是指小鸟的叫声。
预设解决:翠。
师:谁来猜一猜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嗯,仿佛
有些难啊,那老师来说几个带“翠”的词,翠玉、翡
翠、葱绿,通过这几个词,你能不能知道“翠”是什
么意思呢?春天里,柳树的颜色就像翠玉同样的,不
仅绿,而且闪光发亮的。一个“翠”字写出了柳树绿
得多么鲜亮啊。
真好,两个我们不太懂的词都解决了,相信大家
一定能说出这句诗的意思了,老师这里有一些卡片,
你能到黑板这里摆一摆吗?(请学生到黑板前将准备好的图片贴到黑板的相应位置上。黄鹂、翠柳。让学生边摆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