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雨霖铃 寒蝉凄切》教案-word资料(精).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雨霖铃 寒蝉凄切》教案-word资料(精).doc

上传人:3167961521 2016/7/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雨霖铃 寒蝉凄切》教案-word资料(精).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题: 《雨霖铃骤雨初歇》备课时间: 2016/3/17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2 )鉴赏意象和意境,掌握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3 )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 2 、能力目标: 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以真情品读作品,培养学****诗歌的兴趣和文学素养。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教学难点: 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鉴赏意象和意境,掌握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教学方法: 朗诵点拨教具: 教学过程: (一) 导语有关离别的诗词名句: 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5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6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7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8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在现实生活中,离别是一种常事。江淹曾经写道: “黯然***者, 唯别而已”。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写离别的名篇柳永的《雨霖铃》。[ 板书课题] (二)柳永简介(略) (三)创作背景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是跟歌伎们一起, 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柳永原名柳三变, 大约在 38 岁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以自己的才华, 柳三变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 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等了 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 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 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 其中有“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和“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柳三变这首牢骚歌被广为传唱, 竟传到了皇宫里, 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 并记在心里。三年后, 他再次参加科举考试, 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 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 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 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 柳三变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 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 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之后,“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才改名为柳永, 54 岁时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最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在柳永的作品中,很多反映了他和歌伎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最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不得不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四)整体感知: 1 .听录音,注意正音和节奏 2. 指读, 注意诗歌基调。本词是词人与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离别场景, 因此与“风萧萧兮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