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专题.ppt

格式:ppt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专题.ppt

上传人:xxj16588 2016/7/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专题.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百家争鸣注意掌握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思想的特点,内容,历史地位例题 1( 2010 年上海历史卷)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内容,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提倡专制独裁,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考虑。 B 例题 2( 2010 年浙江卷)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B .制天命而用之 ,以万物为刍狗 D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本题考查道家思想,意在考查解读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排除 B、D项。选项 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体现了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 “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主旨是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A 例题 3( 2010 年山东卷)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 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仁爱”思想 B .墨家“兼爱”思想 “礼治”思想 D .墨家“非攻”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墨家思想,,要视他国为自己的国家;视其他人家为自己的家;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反映的本质是要相亲相爱,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 B 西汉以后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注意掌握儒家思想演变过程中不同时期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及地位;对儒家思想的综合认识;明清早期启蒙思想与启蒙运动比较例题 1( 2010 年天津卷)《史记》载:汉武帝时, “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解析】本题考查董仲舒新儒学,“公孙弘因为(精通)《春秋》一经,以一介平民的身份而升为三公的地位, 被封为平津侯。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以此为风尚而激励自己。”此题的题眼是“《春秋》”。公孙弘因《春秋》这一儒家经典而获高位,而且起到了社会示范作用,这突出地表明儒学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D 例题 3( 2010 年新课标全国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 .“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解析】,这种物质就是形体。形体是“有生之本”。这种从“人是一个感觉体”出发的人性论, 是唯物主义的命题。体现了对探究性学****和研究性学****的考查。 A 例题 4( 2010 年浙江卷)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B .发明本心 D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解析】“理学”、“支离”。人民版必修三教材“宋明理学”一课中,讲述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 “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由此可见,这里的“甲方代表人物”指陆九渊,乙方代表人物为朱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思想;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思想;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这是二程的思想,排除 A、C、D三项。 B 例题 6( 2010 年江苏卷)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