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选择题(16X3=48分)
( )1、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江南河、邢沟 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
C、江南河、邛沟、通济渠 D、通惠河、江南河、邛沟
( )2、“贞观遗风,一时复振”,这反映我国历史上哪位统治者出现的现象?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3、唐朝有一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传播了中华文明,
这位高僧是:
A、僧一行 B、玄奘 C、郑和 D、鉴真
( )4、"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友好相处?
A、吐蕃 B、回纥 C、彝族 D、白族
( )5、“渲渊之盟”的双方是: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 )6、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做:
A、市 B、坊 C、勾栏 D、瓦子
( )7、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如屠苏。千户
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述的节日是:
A、元宵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冬至
( )8、“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B、苏湖地区粮食获得大丰收
C、宋朝粮食产量非常大 D、苏湖地区是我国经济重心
( )9、“起朔漠,并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逐天下,合江南,而天
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兴起?
A、唐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0、北宋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
A、300 年 B、400 年 C、700 年 D、1100 年
( )1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 )12、诗句"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最早创作于下列哪个朝代?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13、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14、元朝努力发展海运和漕运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B、方便皇帝的南下游玩
C、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 D、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 )15、小王看了电影《马可•波罗》之后,对中国的一座古代城市印象非常
深刻。这座城市应该是: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
( )16、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
A、唐朝末年 B、北宋中期 C、五代时期 D、南宋时期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6X2 = 12分)
C ) 17、唐太宗告诫臣下:“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的这段话体现了发家思想。
C ) 18、历史上把唐玄宗时期的统治称为"开元盛世”。
C ) 19、隋朝大运河与赵州桥都是当时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 )20、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纺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 )21、元世祖开凿广通渠和通惠河,连接原有运河,粮船从杭州可直达大都。
( )22、唐朝末年,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温馨提示:
一、二题(非选择题)答案,填入下页对应表格内!
一、二题答案:
题次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