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帕玛拉特的中国转身doc10.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帕玛拉特的中国转身doc10.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7/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帕玛拉特的中国转身doc10.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帕玛拉特的中国转身
1995年,帕玛拉特集团与天津农垦集团公司合资在天津组建帕玛拉特(天津)乳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200万美元,总投资1500万美元。中方、外方的股权比例分配是30%和70%。2005年10月,香港和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CEC)与天津农垦集团公司合资组建天津蓓蕾乳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200万美元,总投资1500万美元。中方、港方的股权比例分配是30%和70%。10年一个轮回,只是公司名字改了, 帕玛拉特,这个曾经的世界第四的乳品品牌,成为了偿债的抵押品。
昔日好风光
1995年,帕玛拉特以世界第一液态奶品牌身份高调进入中国。
1999年,帕玛拉特依靠利乐枕一度成为上海高端乳品市场的老大。
一直到2001年以前,帕玛拉特始终处于上升状态,2001年达到高峰,在天津一度占到70%的市场份额,,每天出货量在90吨左右,三元、光明根本进不了天津市场。而现在占有市场分额达到60%左右,每天出货200吨的天津海河乳业,当时只有区区7吨/天。
2001年7月,帕马拉特和南京奶业集团合资建立南京帕玛拉特乳品公司,投资总额约为7000万元人民币。股权比例分别为65%和35%,帕马拉特绝对控股。
2001年,帕玛拉特天津工厂利乐枕产品下线,产品一出来经销商就到工厂来排队抢产品,出多少抢了多少。
但是当时的外方管理层一看产品这么好卖,赶紧涨价,涨价之后火暴依然,还涨,还火暴,再涨!平均两个月内涨一次价。人为的把价格拔高了,经销商刚开始的时候还能接受,但已经开始有意见了。结果当蒙牛的利乐枕产品一出来,全部都转到蒙牛那边去了。
“如果当时能保证按照最初的价格策略来走,然后尽量扩充产能满足市场,那么怕吗拉特就很有可能一下子起来了,也就没有猛牛什么事了。当时蒙牛才多大一个企业啊!"现在的天津蓓蕾乳业公司总经理,当时的帕玛拉特天津公司副总刘维真感慨万千。
可惜,到2002年,帕玛拉特开始走下坡路,而且走的很快,不到一年就几乎在中国销声匿迹。
2003年的那一场雪
2003年年底,一场罕见的,却如同早有预感的财务暴风雪,把帕玛拉特吹的支离破碎。
2003年11月27日,媒体披露帕玛拉特总部的财务丑闻,整个公司顿时陷入了混乱,帕玛拉特(中国)的外方管理人员全部被调回意大利,“他们走的时候都很舍不得,用痛哭流涕来形容也很贴切。"刘维真回忆当初老外的离开,有一丝调侃而没有感伤。
帕玛拉特的变故早有端倪。
2003年,当时还是副总的刘维真出差到意大利,出来会见他们的是控股帕玛拉特的坦齐家族的后辈,匆匆过场。老头子卡利斯托•坦齐已经见不到了。
而且从03年开始帕玛拉特总部就频繁换人,不安的气息也从外派到中国的意方管理人员看得出来。他们已经跑到北京住下来,不到公司上班,开始有“混日子的感觉了"。“可能那个时候他们内部的人员就开始感觉到政府在介入查这个事情了,帕玛拉特公司已经基本停止运作,员工处在一个观望的态势。"刘维真现在还有一种恍然的感觉。
至于帕玛拉特(中国),早就问题多多。最突出的是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当时帕方控股,合资公司的总经理都由意方派遣,他们按照欧洲的薪酬标准,每年领取200到300万人民币的高薪,他们的子女也沾光,上国际学校一个月的费用就达2万,他们的老婆看病等一切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