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902282095 2016/7/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 学****主体:小学六年级学生学科:数学已有知识: 比的认识、分数应用题教具准备: 每份 40 根的小棒 30份, 生活中利用比的物体的图片若干张。每小组发一张小棒操作记录表。学生准备: 寻找生活中利用比的物体并摘录下来。二、教学课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 74 —— 75 页。三、教材分析: 《比的应用》是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与分数的联系、以及掌握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 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教材有两部分内容: 分一分和算一算。分一分: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分橘子,体会到 1: 1 分配的不合理性, 产生按比分配的需要, 同时体会按比分配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 构建解决按比分配问题的模型; 算一算: 在有了实际操作的基础上, 解决把 140 个橘子按 3:2 分给两个班,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比的应用, 也为以后学****比例”、“比例尺”的知识奠定基础。四、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的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五、教学重点:理解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教学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按比分配的意义。六、教学方法: 比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因此, 学生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但是他们对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理解并不清楚。因此,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 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创设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已学知识, 进行类比和推理, 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推出新结论,解决新问题。七、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问题导入。( 多媒体显示一筐橘子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些橘子分给大小两个班,怎么分合理? 生:把这些橘子平均分两份,每班一份。师:为什么这样分? 生:每班一份就公平了。师:有其它想法吗? 生:如果两班人数不一样就不能平均分。师: 如果现在知道大班有 30 个学生, 小班有 20 个学生, 你们想想这些橘子怎么分才公平合理。生: 应该按人数的比来分才公平合理。人数多的分得的总数量也就多。人数少的分得的总数量就少。师:这两个班人数比是多少。生: 30: 20=3 : 2 师:你是如何理解按 3: 2 来分配橘子。生 1 :大班有 3 份时小班有这样的 2 倍,橘子的总量一共 5 份。生 2 :当大班分 3 个橘子时,小班就分 2 个橘子。生 3: ……二.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师:这一筐橘子不知到有多少个。现在按 3: 2 分给幼儿园大班和小班的小朋友。你想想,应该怎么分? (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老师抓住契机提出用小棒分分试试) 师:我们用小棒代替,同桌两人一组分一分。并且填好下发的表。(老师分给每组相同数量的小棒,但没有告诉学生具体根数。) 检查操作成果:分好了吗?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组 1:生 1 负责讲解,生 2 负责在展示仪上示范操作, 最后显示操作记录表。生 1 我们是这样分,先给大班 3 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