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节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
第一页,共64页
学习目标
掌握肌力和肌肉耐力的概念,分类、各类的具体训练方法
熟悉训练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了解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第二页,共64页
目的
防治废用性肌萎缩
骨折后,肢体卧床制动,石膏固定,肌肉力量减退,达2周以上就可造成肌肉萎缩。
第三页,共64页
承担体重和步行的主要肌肉制动后萎缩最明显
对于骨关节固定的患者,最好在固定期间一直坚持肌肉力量的训练,可减轻肌肉萎缩,又可促进骨折的进一步愈合
第四页,共64页
一、概述(一)基本概念
1、肌力:muscle strength
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
2、肌耐力:muscle endurance
第五页,共64页
(二)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的基本原理
,目的增强肌力,应大负荷、快速度、短时间进行,例如举重、铅球等运动
,目的增强肌肉的耐久力,应小负荷、多重复、长时间进行,例如马拉松、短跑
第六页,共64页
(三)训练的基本原则
4. 超量恢复过程切入训练原则
第七页,共64页
超量恢复是肌力训练的生理学基础。通常超量恢复于运动后1—2天内出现,运动量太小,不感到疲劳,无超量恢复出现。
第八页,共64页
超量恢复规律
肌力练习会引起一定的肌群疲劳,因此无明显的肌肉疲劳也无超量恢复出现,肌肉练习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要掌握适宜的练习频度,尽量使一次练习在前一次练习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练习间隔时间太短时,肌肉疲劳尚未消除,继续练习将会加重疲劳以至引起肌肉劳损;间隔时间太长时,超量恢复已消退,即无从积累又使肌肉收缩力增强。
第九页,共64页
(四)肌肉收缩形式和影响肌力的因素
肌肉收缩形式可分为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
等张收缩时肌张力大致恒定,引起明显的关节活动,故称动力性收缩。等张向心收缩主要为白肌纤维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的起点和止点相互靠近,此时收缩力高于阻力,产生加速运动(上楼时股四头肌的收缩)。等张离心收缩主要为红肌纤维收缩,肌肉收缩时起点和止点被动延长,此时收缩力低于阻力,产生减速运动(下楼时股四头肌的收缩)。
第十页,共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