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二相关答题技巧和考点.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二相关答题技巧和考点.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10 2021/11/16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二相关答题技巧和考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二相关答题技巧和考点
中学科目二主观题共包括三种题型,分别是辨析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题型不同,答题技巧自 不相同,下面我们就来分类介绍。
一、辨析题: 一是要求辨别命题的正误,二是要求分析命题正误的原因。因此,在解答辨析题时,一定要注 意阐明理由要充分,理论依据要准确。
一般遵循总分总的作答方式: 第一:总——做出判断 ;(该说法正确或不正确 ) 第二:分——结合有关理论进行分析阐述 ;
第三:总——做出总结。 例: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所以应优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教育。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总 )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 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从历史上来看,教育与经济的 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种不同步性表现在 ,教育可能优先于社会发展 ,也可能滞后或同步与社会的发
展。 (分)
因此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总 )
二、简答题: 注意:简答题作答时只要求列出主要观点及内容层次,无需过多论述解释,回答要层次清楚、 言简意赅。
例: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包含那几个方面。
答:
1.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首要环节。
2. 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3. 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
4. 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
三、案例分析题
答题步骤:
第一步:先读题干 (回答什么——分析、评述、建议 ; 有几问 ;运用什么知识——德育、教学、教 育心理学 )
第二步:分析材料 (关键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根据材料筛选知识点 )
第三步:组织答案
总:总体评价
分:主旨句 +理论阐述 +分析材料
总:怎么做 面对教师资格考试, 很多考生对心理学上很多名词都觉得很头疼, 一方面由于教师资格证不仅仅面 对师范考生,还会面对非师范的考生,非师范的考生面对这些知识点觉得十分陌生,另外一方面由 于心理学的知识更加抽象难懂, 所以导致考生学习完毕之后很容易云里雾里, 那么我们现在汇总心 理学中较为容易混淆的考点,方便考生备考,知识架构汇总如下:
1. •正强化VS负强化:共同点都是增加反应发生的频率,但是不同的是正强化给予愉快的刺激 而负强化是撤销厌恶的刺激 ;
惩罚 VS 消退:共同点都是降低反应发生的频率,但不同的是惩罚是给予厌恶的刺激 (正惩罚 )
或者撤销愉快的刺激 (负惩罚 )而消退是不予任何刺激 ;
2. .前摄抑制 VS 倒摄抑制:共同特点都是因为干扰而产生了遗忘,但是不同的是前摄抑制强调 前面学习材料对后面材料的影响而倒摄抑制强调后面学习材料对前面的影响,所以顺序不同 ;
3. .瞬时记忆 VS 短时记忆 VS 长时记忆:
1.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者感觉登记,时间极短,一般在 1s 钟左右,当客体刺激停止之
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
2. 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一般时间在 1 分钟左右,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
段;
3. 长时记忆: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存的记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