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通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doc

格式:doc   大小:2,105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通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doc

上传人:布罗奇迹 2021/11/17 文件大小:2.0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通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通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规划背景
2007年1月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了《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以下简称《通州新城规划》),明确通州新城是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一个面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服务新城。为进一步落实《通州新城规划》,加快新城健康有序发展,结合通州实际,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编制《通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第2条            规划指导思想
(1) 落实新城总规,强化城市职能。从区域研究入手,明确通州新城的功能定位、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区、分层次的深入细致研究,充分保障新城各类职能的优化与完善。
(2) 体现新城标准,突出通州特色。摒弃旧有"卫星城"的认识,倒入全新的"新城"思维,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城,保障通州新城的发展目标(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城市)得以实现。
(3) 加强规划统筹,重视区域协调。统筹考虑通州新城资源与生态保护、空间发展、经济、社会、文化与旅游等各方面发展的需要,统一部署,合理分配。立足区域条件,城市发展循序渐进,近期、中期、远期均需强化与周围区域的协调,保障通州新城的可持续发展。
第3条            规划原则
(1) 生态优先,加强总量控制。针对通州新城发展目标与现状问题之间的矛盾,规划强调生态环境建设优先于其它各项建设,为保障"全空间生态网络"的目标得以实现,需加强对建设用地与人口规模的严格控制。
(2) 系统优先,分区管理。规划编制用地布局应充分考虑各类设施系统与系统之间、各系统内部不同要求的需要,科学合理的综合部署,做到不漏项,不重复建设。并从新城、分区、街区、地块的不同层面,做到宏观、中观、微观多层面的规划控制与管理。
 
第二章 现状综合分析
 
第7条            限制建设要素
根据《北京市限建区规划(2006年—2020年)》,通州新城中心区限制建设要素分为六级,即绝对禁建、相对禁建、严格限建、一般限建、适度建设和适宜建设。
(1) 绝对禁止建设要素共1项:分洪口门。
(2) 相对禁止建设要素共9项:地下水厂、110KV变电站防护区、220KV变电站防护区、110KV输电线路防护区、220KV输电线路防护区、550KV输电线路防护区、石油天然气管道一级区、基本农田、河流型湿地。
(3) 严格限制建设要素共16项:地下水源防护区、地震活动断裂带、广播电视发射保护区、粪便处理厂防护区、垃圾填埋场防护区、垃圾综合处理厂防护区、污水处理厂防护区、二隔现有和规划林地、一般生态公益林地、一般耕地、一般农地、城市道路噪声一级区、公路交通噪声一级区、轻轨噪声一级区、其他机场噪声影响区、铁路噪声一级区。
(4) 一般限制建设要素共17项: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地下水源补给区、平原区工程地质较差区、沙土液化区、广播电视发射控制区、微波通道辐射防护区、洪水相对安全区、中心城蓄滞洪区、二隔其他绿色限建区、规划风景名胜区、平原区农田林网、滨河带、石油天然气管道二级区、城市道路噪声二级区、公路交通噪声二级区、轻轨噪声二级区、铁路噪声二级区。
(5) 适度建设要素共6项:地下水一般超采区、地下水环境较不适宜区、平原区工程地质一般区、、重点风沙治理区、石油天然气管道三级区。
(6) 适宜建设要素共2项:平原区工程地质较好区、土地沙化区。
第8条            土地利用情况
结合现状土地利用情况,将新城中心区用地划分为新发展地区、可改造地区和现状保留地区。
(1) 新发展地区指以耕地为主,拆迁量较少,开发建设条件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新城 01、02、03、06、09、10、11片区,总面积约5322公顷,占新城规划总用地的34%。
(2) 可改造地区指需要大规模改造的新城建成区。主要包括城中村、集体建设用地、零散工业仓储用地等,总面积约5044公顷,%。
(3) 新城其余的大部分区域为现状保留地区。总面积约2244公顷,%,除部分零散用地需调整外,其余区域以整治为主。
第9条            土地使用权属
新城现状土地使用权属情况可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类。
(1) ,占新城规划总用地的25%。
(2) ,占新城规划总用地的56%。其中:集体建设用地约28平方公里,。
第10条        规划审批情况
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