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关联理论对方言翻译的解释力.pdf

格式:pdf   大小:990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联理论对方言翻译的解释力.pdf

上传人:zhufutaobao 2021/11/17 文件大小:9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联理论对方言翻译的解释力.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On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Relevance Theory
for Dialect Translation

—A Case Study of Dialect Translation
in Jia Pingwa’s Three Novels




A Thesis
Presented to the
Schoo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Qufu Normal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By Song Dan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Associate Professor Fan Min
April 2014
II
摘 要

贾平凹是一位善于用写实的手法、现代意识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地域文化、充满乡土情
结的当代文坛大家。纯正地道、自然独特的陕北方言在帮助其小说刻画逼真的商州生活气
息和民俗风情、追踪人物的内在心态、深化作品的情感主题方面都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然而这些对于小说功不可没的方言却给译者提出了一项巨大的挑战。现有的方言翻译研究
或多或少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而关联理论这个统一的、广泛适用的,能‘框住’人类一
切翻译活动的交际理论,为方言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联理论是 Sperber 和 Wilson(1986)在批判分析传统代码模式或推理模式交际理论及
Grice 会话合作原则基础上发展而来认知语用学理论。他们重新定义了语言的交际模式,认
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且每个明示交际必然隐含着关联性。关联理论的核心
观点是两条关联原则,即认知原则—“人类倾向于追求关联的最大化”和交际原则—“每
个明示交际行为都传递一个自身最佳关联的假设”。Gutt(2000)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研究,
认为翻译也是一种言语明示—推理的交际行为,也以关联原则为指导原则。关联原则对于
译文想传达什么以及如何表达都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译者需要经过两次明示—推理过
程:首先根据原文作者明示的交际意图及认知语境推理出原文企图传达给读者哪些语境假
设,然后在了解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期待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向译文读者转
达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为此 Gutt(2000)提出了并非对立的“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
两种翻译策略,其选择取决于译者的交际意图和读者期待。同时译者还应追求译文关联性
体现层次和关联度与原文的对应。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对方言翻译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能体现原作关联性的语义、文
化及文体三个层次出发,以贾平凹三篇小说《浮躁》、《鸡窝洼的人家》和《天狗》中的方
言翻译为例探索将原文读者在这三个层面获取的关联性在译文中准确传达出来的方法,并
尽量使其所得到的关联度与译文读者所得到的相一致。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是:第一,关
联理论对于方言翻译也有着极强的解释力。第二,方言翻译同样是两次明示—推理的过程,
但是其第一次明示—推理的过程比其他翻译更为重要、难度更大。第三,方言翻译可以从
语义、文化和文体这三个原文读者获取的关联性的层面出发,根据原文的认知语境以及读
者可以付出的推理努力采取各种灵活的翻译策略,使得译文读者以最小的推理努力获得与
原文读者同样的关联度。本文在理论上过总结了前人方言翻译研究的不足,并论证了关联
理论对方言翻译的解释力,又在实践上以贾平凹三篇小说中的方言翻译实例为基础总结出
在不同层面、不同认知环境等时方言翻译具体策略,为方言翻译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
可行方法。

关键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