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古典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形象学习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544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典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形象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11/17 文件大小:5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典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形象学习教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学
1
古典(gǔdiǎn)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形象
第一页,共35页。
考试(kǎoshì)说明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nèiróng)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1页/共34页
第二页,共35页。
学习(xuéxí)要点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2、如何鉴赏诗中人物形象
3、如何鉴赏诗歌的景象描写(意象(yìxiàng))
4、如何鉴赏诗歌的物象描写(意象(yìxiàng))
第2页/共34页
第三页,共35页。
什么是诗歌(shīgē)的形象?
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作者自己)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把握(bǎwò)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chū lái)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第3页/共34页
第四页,共35页。
。①诗中塑造(sùzào)的人物形象;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hán yǒu)“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表明自己(zìjǐ)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第4页/共34页
第五页,共35页。
一、鉴赏(jiànshǎng)诗歌的人物形象?
(zhī rén lùn shì),关注时代背景、环境特征,了解作者经历。
(yǔyán)神态、动作、心理。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
(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 “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第5页/共34页
第六页,共35页。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lù yóu)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lù yóu)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xiāomiè),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bào guó)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bào guó)无门的感慨。
什么形象
思想感情
形象的特征
第6页/共34页
第七页,共35页。
阅读(yuèdú)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zìyóu)、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zìyóu)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第7页/共34页
第八页,共35页。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huánjìng)。
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1)寒冷、寂静(jìjìng)(或:冷峭)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huànhuà)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第8页/共34页
第九页,共35页。
常见(chánɡ jiàn)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zìfù)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