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六讲现代先进制造技术
第一页,共43页
讲次
内容
内容体系
第一讲
了解工业产品介绍及其开发流程
第一篇工业产品开发
第二讲
结合实例介绍硬件产品开发步骤和方法
第三讲
结合实例介绍服务产品的开发步骤和方法
第四讲
工业产品工程设计
第二篇产品设计方法基础
第五讲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第六讲
工业产品选材—金属材料
第七讲
工业产品选材—非金属材料
第八讲
产品表达图示技术基础
第三篇产品工程表达基础
第九讲
产品图样表达方法—基本视图
第十讲
产品图样表达方法—剖视断面
第十一讲
产品图纸表达—零件图
第十二讲
产品图纸表达—装配图
第十三讲
工业产品加工方法—热加工
第四篇工业产品生产加工
第十四讲
工业产品加工方法—金属切削加工
第十五讲
工业产品加工方法—非金属加工
第十六讲
先进制造技术介绍
第二页,共43页
制造业的社会功能
制造业
建筑机械
交通工具
环保设备
军事装备
医疗设备
机器制造
农业机械
化工设备
家用电器
通讯设备
出版印刷
网络媒体
文化娱乐
冶金机械
动力机械
纺织服装
第三页,共43页
从生产灵活性看制造模式的变迁
生产灵活性
年份
手工生产
英式系统
美式系统
大批量制造
泰勒制造
统计过程控制
数控
柔性制造
计算机
集成制造
未来制造系统
1800
1831
1900
1950
1970
1987
1991
第四页,共43页
制造业近代的三个发展阶段
1、机器代替手工,从作坊形成工厂
18世纪后半叶,以蒸汽机和工具机的发明为特征的产业革命,揭开了近代工业的历史,促成了制造企业的雏形——工场式生产的出现。标志着制造业已完成从手工业作坊式生产到以机械加工厂和分工原则为中心的工厂生产的艰难转变。
20世纪初,各种金属切削加工工艺方法逐渐形成,近代制造技术已成体系。但是机器的生产方式是作坊式的单件生产,它产生于英国,在19世纪先后传到德国和美国,并在美国首先形成了小型的机械加工厂。
第五页,共43页
2、从单件生产方式发展成大量生产方式
泰勒首先提出了以劳动分工和计件工资制为基础的科学管理,成为制造工程科学的奠基人。
福特首先推行所有零件都按照一定的公差要求来加工(零件互换技术),实现了以刚性自动化为特征的大量生产方式,它对社会结构、劳动分工、教育制度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零件互换技术发展到了顶峰。
第六页,共43页
3、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现代制造技术:
(1)单件小作坊式生产加高度的个人制造技巧,大量的机械化刚性规模生产加一体化的组织生产模式,再加细化的专业分工。
(2)制造技术的界限分明及其专业的相互独立。
(3)制造技术一般仅指加工制造的工艺方法,即制造全过程中某一段环节的技术方法。
(4)制造技术一般只能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和能量流。
(5)制造技术与制造生产管理的分离。
第七页,共43页
先进制造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具体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普及化2、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由起步迈向成熟,应用初具规模3、精密成形与加工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在汽车零部件、重大装配制造中获得广泛应用。4、热加工工艺模拟优化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使材料热加工由“技艺”走向“科学”。
5、激光加工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有实质性进展,产业应用获得经济效益。
第八页,共43页
6、数控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7、现场总线智能仪表研究开发获重要进展,应用已有一定的基础。8、微型机械研究进展迅速,标志着先进制造技术正向微观领域扩展。9、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研究和应用取得突破,在之地。
10、新生产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具有特色,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
第九页,共43页
先进制造技术的分类
现代设计技术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制造自动化技术
系统管理技术
第十页,共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