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qnrdwb 2021/11/17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教师:蒋黔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自学生字新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的心理有哪些变化,从而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父爱的伟大的。(3)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情,以及他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教育学生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理解信念和父爱的伟大力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子俩十分了不起,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
三、教学准备:
1、学生预****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教师和学生搜集有关地震的材料。
3、教师准备课件。
四、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知识,导入新课
1、复****课文内容:课文主要讲了发生在父与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反馈,并板书:父 子)
2、在地震中,许多楼房都成了废墟,(课件出示影音资料)同学们,像这样惊心动魄的大地震,在正常情况下,埋在废墟下的人生还的可能性大吗?(生齐答——不大)是的,生还的可能性非常小,然而这篇课文讲的一个儿子与十四个同学在废墟下支撑了38个小时,一个父亲不顾危险坚持不懈地挖了38小时,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呢?(了不起)板书
(二)品读课文,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
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父亲了不起在哪?儿子了不起在哪;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然后在四人小组里讨论。
1、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父亲
(1)、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父亲了不起的相关的语句。
全班交流:
①生汇报,师相机出示: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看出父亲挖得时间很长,救儿子的执着。)
②他挖了很长时间,到底挖了多长时间(36小时),36个小时两个白天,一个黑夜就是这样不停地挖呀挖(板书,挖)这是一个多么坚韧不拔的父亲。谁能用朗读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2)、(想象画面,丰富形象。)经过36小时的挖掘,父亲变成一副什么样子,联系前面的录像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钢筋、玻璃把他的划破了....)从外貌上去体会父亲的艰辛,感受到父亲的伟大。
(3)、是什么力量支撑父亲挖了36小时?为什么不直接写36小时?请同学默读课文,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
交流讨论:
①课文为什么要从8小时写起(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时间很漫长,父亲挖得特别辛苦)读出这种感觉
②父亲挖了36个小时,为什么还没有放弃呢?
出示读课文相关句子: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③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是父亲经常对儿子说的话。
A你们想象一下:这位慈爱的父亲曾在儿子遇到什么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