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兰亭集序》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兰亭集序》教案.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7 2021/11/18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兰亭集序》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兰亭集序》教案
[自读导言 ]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 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掌握本文叙述、议论和抒情巧妙结合的 写作特点。
3.背诵全文,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修” “期”“致”“临”“次”
等词的多义性。
[解说] 1.本文是一篇书序,而要被作序的书是因宴集赋诗结集而成,因而这篇序言并没有像一般书序那 样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介绍上,而是把笔力集中在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对人生无 常的感慨上, 所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 又因为本文有一定的消极色彩, 所以教学中必须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在作者深沉的感叹中的积极情绪。这是全文学****的难点。
2.两晋时期,骈丽藻饰之风盛行,而本文作者却以这种朴素自然的散句为主的形式出现实属难能 可贵,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恰好与作者真实可感的思想达成完美和谐的统一,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充 分认识这一点。
3.背诵全文是本单元和本课的具体要求,所以必须督促学生去完成。词类活用、省略句式和词的 多义性是本课较为明显的语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积累。
[自读程序 ]
一、解题,弄清本文体裁和内容的关系,总体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基调,突破重点。
二、介绍背景, 根据本文所述内容, 从更远的背景着眼, 讲清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描述聚会欢乐后, 因感人生无常而转悲的写法,并非始于《兰亭集序》 ,而是由来已久,突破难点。
三、熟读、背诵课文,理清思路,划分层次,然后采用导学、提问、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 学生的实际水平,随机控制教学进程,解决课文中的重要问题。
[解说] 1.根据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材对文言文学****的总体要求和本单元的具体要求可知,本课学****的重点 是对课文思想内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其前提是必须弄清写作背景和社会背景。 (知人论世)
2.弄清了创作缘由,学生们自然会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达到熟读背诵,而后顺利划分出层次结构。
3.本篇课文篇幅较短,完全可采用导学式教学,也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对每一 层、每一句话的理解。
[自读点拨 ]
1.题目与写作背景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 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 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 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 ,并为此集 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
2.理清思路,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集 会地的地理环境及景物、当日天气和宴集的感受,是实写,以一“乐”字为基调。
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是虚写,这部分则以一“悲”字为基调。 全文这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