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对于母亲古诗.docx

格式:docx   大小:49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于母亲古诗.docx

上传人:春天资料屋 2021/11/18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于母亲古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于母亲古诗
对于母亲古诗
对于母亲古诗
对于母亲的古诗
1
游子吟
唐朝: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一
慈爱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恩春晖般的慈母恩泽?译文二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损坏。
有谁敢说,儿女像小草那样轻微的孝心,能够报恩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泽
呢?
说明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忧。归:回来,回家。
谁言:一作“难将” 。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儿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儿女的情意。
报得:报恩。三春晖:春季绚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阴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季暖和、暖和的阳光照射着儿女。
2
短歌行
唐朝: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百年三万六千朝,
夜里分将强半日。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无乐声。
说明:
百年:指人寿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陈澔集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汉徐干《中论·夭寿》:“颜渊时有百年之人, 今宁复知其姓名也?”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 诗:“人生寿促,天地长远。百年之期,孰云其寿?”宋陈亮《祭林圣材文》:“胡不百年,终此大数! ”《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宣赞随了叔叔,与母亲在俗出家,百年而终。 ”
强半:大部分;过半。隋炀帝《忆韩俊娥》诗之一: “须知潘岳鬓,强半为多情。 ”
宋范成大《玉麟堂会诸司观牡丹酴醿三绝》之三: “浮生满百今强半,岁岁看花
得几回?”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词: “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髩鬭霜华,年
来强半在天涯。”
须:必得,应该。
催: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速。
对于母亲古诗
对于母亲古诗
对于母亲古诗
无:没有,与“有”相对;不。
3
别老母
清朝: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忧虑看泪眼枯。
惨惨柴家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
由于要去河梁糊口,因此把帷帐撩起,恋恋不舍要向年老的母亲告别,看到鹤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断,眼泪也流干了。
在这风雪之夜,不可以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悲惨地远去,不由令人兴叹:
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说明
搴( qi ān)帷( wéi):掀起门帘,出门。
河梁:桥,代替送别地。
枯( kū):干枯。
惨惨:阴暗无光。
柴门:树枝编的门,代替贫困人家。
4
蓼莪
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亲母亲,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亲母亲,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进出腹我。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
我独不卒!
译文
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育我大太勤劳!
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不过蔚。可怜我的爹与妈,抚育我大太劳苦!
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愧。孤单活着没意思,不如早点就去死。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妈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饲养我。你们护我喜爱我,养我长大培养我,想我不肯走开我,进出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泽,老天降祸难展望!
南山高峻难超越,飙风凄厉令人怯。大家没有不幸事,独我为什么遭此劫?南山高峻难迈过,飙风凄厉人颤抖。大家没有不幸事,不可以终养独是我!说明
蓼( l ù)蓼:长又大的样子。莪(é):一种草,即莪蒿。李时珍《本草纲目》 :
“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 ”
匪:同“非”。伊:是。
劬( qú)劳:与下章“劳瘁”皆劳苦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