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文档名称:

拉美的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pdf

格式:pdf   大小:328KB   页数:6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拉美的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pdf

上传人:流金岁月 2021/11/18 文件大小:3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拉美的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拉美的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
1
改革前的拉美金融业
• 在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前,拉
美国家仅注重实际经济(real economy)
的发展: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对外贸
易、技术转让,等等。金融部门在国民经
济中的地位较低。
• 虽然拉美国家也关注投资和融资,但关注
的重点是如何吸引FDI,如何获取双边或多
边援助,如何举借国际商业银行的贷款。
2
• 即便是影响拉美经济发展近40年的发展主
义理论(或“中心-外围”理论),也基
本上没有涉及发展金融业的重要性。 (这
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根廷经济学家劳
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
3
• 90年代以前,拉美国家的金融制度明显具
有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所说的
“金融压抑”的特征:
-储蓄和贷款的利率都由政府控制。因此,
当通货膨胀率超过名义利率时,实际利率
常常是负数。
-由于储备金要求很高,商业银行扩展业务
的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
4
-银行信贷的发放服从于政府的行政命令。
信贷分配考虑的是借款人是否与政府有政
治联系,而不是看他们的借贷项目是否有
利可图。
-国有银行发放的信贷占信贷总额的比重很
大。
-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很低。
5
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
• 金融自由化的定义:部分或全部取消政府对金融
行为的限制,以便使经济行为者能自行决定金融
交易的数量、价格、时间和目的。
• 70年代拉美国家实施的金融自由化仅限于南锥体
国家(如智利、阿根廷、乌拉圭)。
(Neoconservative Experiments in the
Southern Cone)
• 金融自由化的内容:利率市场化、取消定向贷
款、降低储备金率,等等。
• 这一次金融自由化后因爆发了不同程度的银行危
机和80年代的债务危机而停止。
6
• 这一次金融自由化导致的1981年智利金融
危机最为引人注目。
• 皮诺切特上台时,智利金融体系中的“金
融压抑”在拉美可以说是最为严重的:央
行与财政部决定利率水平(实际利率是负
的),金融中介的功能很弱,私人部门获
得的信贷相当于GDP的比重仅为6%,储备
金要求很高,银行基本上只能向政府指定
的部门提供贷款,绝大多数银行由政府拥
有(最大的国有银行Banco del Estado占
信贷总额的比重一度高达45%。
7
• 皮诺切特的改革:国有企业私有化、放松对金融
部门的管制、汇率被用作反通货膨胀的“锚”、
大量引进外资、降低关税壁垒,等等。
• 银行积极利用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扩大放贷
(包括向“关系户”提供信贷)。
• 1981年爆发银行危机。
• 危机后,政府不得不再次接管陷入困境的私人银
行。
• 但在金融形势稳定后,皮诺切特又开始经济改
革。
8
90年代拉美的改革
• 这一改革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声势之
大、影响之巨,不仅在拉美历史上是绝无
仅有的,而且在整个第三世界也是少见
的。无怪乎它被许多人视为拉美大陆上的
一次 “经济政变”。
• 改革首先从智利开始:“芝加哥弟子”
(the Chicago boys)
9
改革的内容
• 贸易自由化
• 金融自由化
• 资本项目开放
• 国有企业私有化
• 财政改革
• 劳工制度改革
• 有人认为,就改革的深度和影响力而言,
拉美的金融自由化仅次于贸易自由化。
10